拉磨的 2005-12-26 23:14
如何上得起大学?——以美国大学为例
南方周末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得很有道理,转来大家看看<br>
'A @
wm7h5GUM
□薛涌<br>
6zGKg;Y Xov#B
<br>x4MVW&Zr$F9U+e
一<br>c[s+JA(o
毫无疑问,美国的大学学费是世界最贵的。两年制公立大学,学费平均一年2000美元,四年制公立大学为每年5400美元,私立则为每年2.83万美元。其中有12.6%的私立大学,学费超过3万美元;有3.7%的公立大学,学费超过9000美元。与此同时,美国的中等家庭年收入,在5万美元上下。如果只看这些数字,上便宜的四年制公立大学,仅学费一项就超出一个中等家庭10%的收入。如果加上将近1万美元的生活费,一个大学生一年消耗一个中等家庭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这样的价格,当然难以令人承受。美国的媒体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嚷嚷:学费上涨太猛,超出中产阶级的承受能力。给孩子攒了学费就攒不够自己的退休金,等等。大学市场化创造了高学费,让老百姓苦不堪言,似乎是个不容置疑的事实。<br>
y
D7P)x\!vzP1m
然而,这样的说法有议论的必要。事实上,美国的学费高,但奖学金、助学金也高,学生贷款、打工助学的机会也多。以2003-2004年度为例,美国从联邦ZF、州ZF,到学校、私人慈善机构给学生提供的各种资助达到1220多亿美元,而在校学生有1646万多。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就有7400多美元,远远超出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而真正得到资助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平均拿到的钱要比7400美元高得多。因为有许多学生来自富裕家庭,并不需要资助。<br>
e5sd#O,[6X"Z J
我们不妨两头都算一下账。<br>,{R+r,?']$q
美国的奖学金名目繁多,理清楚非常不易;而且学生的个人财政保密。这些资助,落实到每个学生头上究竟是多少,很难搞清楚。不过,根据一些公开的数据,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我仅根据2005年8月出版的一期“高等教育编年”(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粗略的推算。由于各种数据统计规范不完全一致,有时彼此有些小出入,但并不影响我们基本的估算。<br>B)x-x9x7V8m
在2003-2004年度,四年制公立大学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杂费,以及住宿、伙食等生活费)平均为1.52万美元(其中学费5400美元)。私立四年制大学的教育费用平均为2.83万美元(包括1.84万美元的学费)。学生得到的资助有两种,一种叫aid,我试译为“助学金”,学生对这笔钱的使用不受限制,但有时需要作一些工作。另一种叫grant,试译为“奖学金”,使用有一定限制,比如只能用来支付学费等等。在公立大学中,有76%的学生接受各种助学金(aids),每人接受的平均总额为8700美元。另有59%的学生获得各种奖学金(grants),每人平均获得4600美元。我们只要对比一下公立大学的学费和教育费用就可以看出:如果获得助学金,自己一年的教育支出(包括支付生活费)就是6500美元。获得奖学金,一年自己花1.06万美元。但从获得资助的百分比上看,获得这两项资助的学生比例都各自远远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可见有相当多的人两项都得。如果两项全拿到,共计1.33万美元,自己只须支付1900美元就可以完成学业。<br>
1KHY/\
f7g-Z F
私立大学贵得多,但资助也是水涨船高,有89%的学生得到各种助学金(aids),平均数额为1.63万美元。另有82%的学生获得各种奖学金(grants),平均数额9400美元。如果仅获助学金,自己需要花1.2万美元。如果仅获得奖学金,自己需要花1.89万美元。但大部分学生恐怕是两项都得,这样资助加起来就可达2.57万美元,自己开销只有2600美元而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生贷款可以申请。供孩子上大学的家庭所获得的付税优惠,也不计在此列。<br>(c-O)V,V'QJ1s2M&z~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把各种资助加上后,大部分美国人的高等教育负担,比学费所代表的数字要低。大家需要对付的,是昂贵的生活费用。许多学生一年的花销常常在5000美元上下。有的只须花两三千美元。这笔钱,就是不上学,在家和父母住也是要花的。就算打工一小时挣7美元,一年平均每天打两个小时工就可以了。况且暑假可以集中精力打工,上学时还是可以比较专心地读书的。<br>;X!T'^-R;] Y3Rpe`
上私立学校,当然比公立学校贵一些。但是看看上面的数据就明白,私立学校学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获得的金额也大得多。真上私立学校,真正的负担比上公立学校也就多几千美元。况且,上私立学校的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的居多。这些费用比较容易承担。<br>(^~p5e8O8M&M t
<br>zzf3@f:v6W)s3C q
二<br>[#td&fa
当然,这些都是抽象的平均数字。落实到不同地区、阶层的具体学生身上究竟是什么情况?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了解具体美国家庭的收支账目,很难估算其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实际负担。为此,我特地咨询了一位朋友。她本人在俄亥俄州一个比较贫困的地区的一个小私立大学负责财务,处理学生的奖学金是她的分内之事。她丈夫在本校当终身教授,专业是高等教育管理。他们自己的独生子,刚刚上大学不久,也有一番申请奖学金的经历。所以,她给我的一些直观描述,包括一些“内部情报”,非常有说服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