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 2006-2-3 23:01
2006春节漫步培田
2006春节漫步培田<br>
K$hS]?m0U ^O
<br>-J+hZ}9x b[v:s'J7e
2006春节在龙岩连城培田村过年,连绵不断的鞭炮、焰火声真动听……<br>zAA\t6qJm
2这张的角度已经被拍烂了,但我想我这张比他们广<br>jXo.VC
晚上我们住在衡公祠与久公祠中间的小巷走进去的一家家庭小旅馆,每人20元。 <br>3G%gf DD/E
本来以为晚上会比较冷,但是其实不会,倒是第二天早晨爬起来拍片时感觉有点凉意<br>E9C0_
w8w/Gcl)a
<br>qp1KUXJ f
<br>
G\E-AR'pb7q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培田》<br>:}&z^:b$~1O9t
<br><br>
V%oP o-D`
培田村座落在连城县的宣和乡。这个千余人的小村落保存着目前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该建筑群的独到的构思、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有“民间故宫” 之美誉。<br>hHe\!Q*h
<br>
a7M|"H%RM
O
培田古称吴家坊。元至正四年(1344年),开基祖吴八四郎随元末客家先民南迁的步履,由浙徙宁,再辗转迁往宣和培田。数百年来,培田客家人以耕读为本,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培田人文经济达到了空前鼎盛。<br>6_6@E^N
<br> R&s5I'`JG[w4C"zg
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规模庞大,大体由30幢古民居、21座古祠、2座书院、6座学堂、6座庵庙,以及1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2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建筑大都形成于培田村鼎盛的明清时期,村庄和各种建筑设施均考量周到、配置得体、壮观和谐。既有中原建筑文化精髓的承继,又有客家先民匠心独运的发扬。就各式建筑而言,其建筑功用、外观构造、装饰色彩,均是上乘之作。翻开光绪年间雕版刻印的吴氏族谱中“乡图”,吴氏先人在培田依山形、地势、水文营构的庄园式建筑,宛若一幅水墨田园山水画卷,充盈着诗情画趣。<br>
n(^(P1t5~e*@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