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西藏之行的第一至第八天

野草花 2004-9-24 19:25

Re:

活动结束后,有人提议去看看天下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大切说他昨晚没睡,太困了,想早点回去歇息。于是我们兵分两路:野羊带着多数人往岳阳楼奔,大切与少数几个人先回常德。<br>m4o~ \~2H:[
  在高速公路入口,我们上错了道,不得不掉头返回。下高速时,又多走了一个出口,这样一来,又多奔波了上百公里,赶到岳阳楼时,我扫了一眼车上的时钟,是7:45,岳阳楼早关门了。<br>车队停在岳阳楼围墙外的停车场上。透过围墙和墙内的绿树,我们只看到了岳阳楼的屋顶。在停车场上纳凉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岳阳楼三面围墙,一面临洞庭湖,别无其他出入口,周围也没有高楼可供俯瞰——就是有,夜幕下也是一团黑。看来,我们这趟只能满足于看到岳阳楼的“帽子”了。<br>毕竟千里迢迢而来,那就好好看看洞庭湖吧。夜幕下,八百里洞庭湖依然波澜壮阔,一眼望不到边,套用船长的话说:这哪是湖啊?这分明是海!<br>岳阳楼虽然不高,但临湖而立,视野开阔,料想在千百年前,也算是一栋“高层建筑”。那范文正公又是个爱国忧民的典范,不登高楼,尚且要或忧其民、或忧其君。登楼远眺,临湖而立,眼见晴则潋滟波光、一碧万顷;雨则黑云压城、浊浪排空,能不览物生情,抒怀言志,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所以说,即使没有这岳阳楼,范仲淹也一样是千古名相、仕子楷模。而如果没有范仲淹,这岳阳楼还会在风雨中屹立千秋,耸立**们心中的一种理念吗?

野草花 2004-9-24 19:26

Re:

我们途中曾搭载过几位顺路的“向导”,最后那位**向导的家就在岳阳楼附近。告别前,她向我们隆重推荐了洞庭湖特产——龙虾,还说湖对面一家大排档的虾特好吃。于是我们向后转180度,就踱进了马路对面的那家饭店,看着龙虾直咽口水。<br>其实中午经销商也有请我们吃虾,我嫌麻烦没吃,桌上剩下了好多。现在,龙虾“身份”暴涨,每个人都很自觉地只夹两只——不好意思多夹:嗯,虽然壳多肉少,但做法独特,颇具风味。更重要的是,15个人2桌才150元,其中还包括每桌的两瓶啤酒两盘虾!我们大呼便宜——要是能在特区赚钱、在内地消费,那我们可就都是富翁了!

野草花 2004-9-24 19:27

Re:

晚上9点钟,我们开始往回赶。暴雨滂沱。野羊的车速在90左右。水稻说如此大雨,又是晚上,时速应控制在80码以下。野羊经不住水稻的反复建议,叫我这个副驾充当他的喉舌:“89。”“还是太快了。”“88。”……“87。”——讨价还价中,车速并未改变。我看着路灯、车灯交错中野羊朦胧的脸,心想:是了,这就是野羊,他不会与你硬顶,但他的决定也不会轻易改变。这些天来尽管阻力重重,但车队仍在按他的想法运转,返回汩罗即是一例——没有人能招架得住他的坚持,就像我招架不住老妈的唠叨一样:我这一头短发是在老妈的唠叨下,让她像押送犯人一样押进一间5元店剪的。跨进店门、坐上理发椅的时候,我两眼一闭:罢咧,大不了回去买一顶假发套上。<br>凌晨一点,我们回到了常德,下榻在桃园酒店,160元的2人间,是几天来最贵的一次,也是最好的一次:冷气足,拖鞋、纸巾、牙刷等都较前几天的好。<br>洗完头澡,吹干头发,记了一下当天大事录,上床时已经2点多了。按计划,明早7点就得起床,开车8小时后才能到凤凰。

野草花 2004-9-24 19:28

Re:

西藏之旅的第五天<br>几天来,大公蟹的那辆车总是特别会“吃”油:别的车至少还有半箱油,它又叫“饿”了。今天下午六时许,它干脆“罢工”了。好在旁边就是加油站,男士们齐声发力,便把它推离了公路,推进了加油站。一番会诊,原来是油箱的油管漏油了。大切钻进车肚子底下,拿绳子扎住漏油处,三两下就修好了它——唉,早知如此,前几天查一查油箱,这几千公里的路,也不知能省下多少油!<br>+T ^5me7xLM

野草花 2004-9-24 19:29

Re:

这些天,我们已经走过了福建、江西、湖南三省。从光泽起,便开始吃辣,到了江西、湖南,几乎餐餐离不开辣,而且江西、湖南菜除辣外,还有两个特点:又咸又干,以至我们总得叮嘱炒菜师傅“少放点盐”。这两省的捞饭也干硬得近乎夹生,嚼起来特别费劲。捞饭后的米汤据说都用于喂猪了。几个队员知道后大呼可惜,向老板要米汤喝。老板听了,笑笑的,心里准在想:这些人真有趣,偏要喝猪才吃的米汤。<br>中午12:45左右,车队在一家路边店前停了下来。店老板兴奋之余,也许是估计我们已经饿急了,开出了令人咋舌的价格:路上许多农民卖的6元一斤的山菇,饭店的开价是40元一斤;最便宜的鱼也得20元一斤。于是我们重新上车,到了第二家店。这家店的老板较聪明,先送了两个大西瓜把我们稳住,然后再开出同样吓人的高价。不过这一次,我们玩了点小伎俩,骗老板说我们是先头部队,后面还有20辆车。如果这里价廉味美,我们就通知后面的车队也光顾这家店。这样一来,老板更殷勤了,师傅炒菜也特别用心,调理出了好些我们不曾享受过的美味:比如丝瓜,是野生的,口感特别脆嫩;番茄,是绿的,不知是品种如此,还是未熟就摘下来了,反正吃起来风味独特;还有一种形如特大号尖椒、但有棱而不辣的东西叫“山魁”——有人说厦门的市场上有卖,但包括我在内的约九成五的队员都“没吃过”——这菜我们要了两份。另有几样菜,也是我这“吃遍厦门”的业余美食家没有见识过的。<br>看着眼前的这些菜,回想这几天吃的地瓜干炒腊肉、麻花炒回锅肉等,我发现,厦门的湘菜、赣菜其实已经不地道了,充其量是“厦门化”了的地方菜。

野草花 2004-9-24 19:30

Re:

傍晚7:20,可以看到凤凰城了,车队停下来,在城外的凤吉酒家吃饭。<br>乘着天还未全黑,我站在酒家外,拨开树丛向河对岸望去:凤凰城背依青山,像矜持的少女,娴静优雅,宠辱不惊。一排黛瓦木墙、檐角飞翘的吊脚楼临江而立,乍一看,就像是中国画家笔下的写意水墨画。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了,一圈一圈地泛着黄晕,暖洋洋的;心,也立时暖哄哄起来,并随着灯光的密集而一波一波地涨起潮来——凤凰,我来了!<br>9:30,我们进了城,下榻全城最好的宾馆——金凤凰山庄,6个女生集体住进了夏威夷别墅——服务员开玩笑说:让你们出国到夏威夷渡假去。

野草花 2004-9-24 19:31

Re:

当晚,由于无线上网卡的信号不稳定,厦门日报的记者——船长和当当,先是捧着手提电脑,在宾馆内外到处找信号,然后不得不由泥巴开车,带他们下山找信号,最后又不得不走进了网吧。<br>第一家网吧看他们带着对讲机,怀疑他们是警方的卧底,他们刚一进去,就说“不行不行,这里不能发稿。”于是踏进第二家网吧前,他们把对讲机留在了车上。至晚上11点,才顺利完成。<br>发完稿,他们想看看凤凰的夜景,便到了沱江边,结果发现沱江之夜比白天还繁华:霓灯闪烁,江上满是夜游的小船,江边满是香昧诱人的大排档;一只河蚌有一斤重,田螺足有3公分长……这些,都是第二天离开凤凰后,船长才告诉我们的,听得我直咽哈拉滋。

野草花 2004-9-24 19:32

Re:

西藏之旅的第六天<br>
eNI6}@#s 一、凤凰半日游<br>早饭,我们打的到山下的小店里吃。<br>凤凰城小路窄,公交车由“电瓶车”充任,每人1元。“的士”基本上是“夏利”,白天的起步价才2元,晚上9点以后的起步价也仅3元,可乘坐1.5公里,估计是全国最便宜的“的士”了。从金凤凰山庄到山脚的市中心,距离才1公里,4个人,平均每人才5角钱!<br>早饭后,其他人去逛边城,我则跑进对面的邮局买明信片。出发之前,就有朋友要我利用这次横贯半个中国的机会,多寄一些各地的明信片。只可惜此行匆匆,进邮局的机会极少。前天在汩罗,我曾见缝插针,寄出了两三张明信片,当时还特地央求邮局的人给我盖了端午节那一天的邮戳,并以此自鸣得意。可回厦门后才发现,所有较有意义的纪念品,包括从珠峰大本营寄出的信封,都没有收到。<br>填寄完明信片,就该追赶大部队了。一路行去,凤凰的各种作坊和小店很多,如裁缝店、竹编店、手工做鞋店等,一家家店面都不大,几乎没怎么装修,标价也极低廉,让我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鞋店里的雨靴,竹编店里的斗笠、篜笼、饭甑(一种篜饭器具)、笊篱等,在城里均已绝迹多年。集市沿街排开,像农村的墟市一般。路边的李、桃等色泽新鲜诱人,开价仅1元。其中一种黄皮的李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br>买了几斤水果,顾不上吃,我打开对讲机,问大部队在哪儿。他们告诉我在北门、在虹桥、在喜马拉雅野店……我不知这些地方在哪儿,仍是一头雾水。向一个女孩问路,女孩说在“老城”那边,我跟着她走就是了。

野草花 2004-9-24 19:33

Re:

一会儿,我们离开水泥大道,拐进了曲曲弯弯的石板小路。路两旁的房子不再是水泥大厦,全是青砖瓦房或古旧的小木屋,一下子让我掉进了民国、跨进了历史。女孩提醒我看地上的石板——不是青色的,是淡淡的粉红色:“如果是雨天,红得鲜艳,才好看哩。”<br>小巷约两三米宽,两侧全是店面,鳞次栉比地卖些蜡染之类的手工艺品,我不免贪婪地看着那些东西。女孩对我的“贪婪”视而不见,继续往巷子深处走,我只好跟着她。终于,她拐进一家商店:“我家就在这儿了,你要不要进来看看?”哦,原来如此。“好,看在你为我带路的份上,我就在你店里买东西吧。”我挑了三块蜡染布——后来到其他店一问,她给我的还真是实价。<br>告别那女孩,心想与其步履匆匆地追赶大部队,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慢慢逛。于是换了心情,欣赏小巷里琳琅满目的书店、姜糖店、画室……凤凰的姜糖作坊是开放式的,擀面、扯姜糖条的艺人身边,总是围满了好奇的游客。在不起眼的角落,往往有一位老人,一边缝制,一边卖鸡毛键、沙包和弹弓。于是我的眼前,便晃动着幼时的伙伴,似乎我们仍在一起,圈起手来扎手绢,来来回回扔沙包,金鸡独立踢键子……快乐的歌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童年的天空。

野草花 2004-9-24 19:34

Re:

沿着那被前人踏出一长溜凹痕的石板路,我来到了小巷的尽头。这里有一座城墙,也是用红石头砌的。城墙的门洞下,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吹葫芦丝,地上、墙上还摆挂着许多种乐器。一大群游客和小孩围在他身边,仰视着他,不时有中外游客与他合影,每到这时,老人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很帅吧?这样能歌善舞的帅哥,想当年一定招徕了不少姑娘的爱慕。<br>城墙外就是沱江了。城门下有一个码头,停泊着好些游船,只是乘船的游客不多。攘来熙往的人们,似乎更愿意从相隔不远的几座小桥上穿过。<br>凤凰是跨江而立的,沱江从城中蜿蜒而过,4座石城门两两隔江相望,各以石拱桥相连。两座石拱桥之间,还有一座与江面平行的小木桥。木桥桥面、桥墩的直线,与桥上的行人、桥下的浣衣女一起,构成了一幅点、线交织的图画,简洁,流畅,不媚俗,却尤为大气。就像国画大师随手挥就的作品,简约却不失意蕴,连大片的留白都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野草花 2004-9-24 19:35

Re:

小木桥虽结构简单,但却比两座石桥都长,而且十分牢固,走在上面,一点没有摇摇晃晃或吱嘎吱嘎的声音。木桥宽约半米,两人对面相遇时,需小心翼翼,侧身而过。桥离江面近一人高,每隔一两米,便有一个桥墩。每一个桥墩下,都有一大块基石,清浅的沱江水从基石上漫过。或汉装、或苗装的女子,便三三两两地在石基上浣衣,用捣衣砧一下一下地捶打衣服。此起彼伏的捣衣声,与小桥流水一起,汇成一首凤凰晨曲,在沱江上空流淌。捣衣女们早已习惯了成为画中的风景、镜头中的模特,对游客的目光和相机都熟视无睹。偶尔直身,伸一下懒腰,才会顺便扫我们一眼。而我尤其佩服她们上下桥墩的本领:一人高的桥墩,她们是怎么跳下去又是怎么蹿上来的?常年这么蹿上跳下,她们一定是身轻如燕、身手敏捷了?莫非她们不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萧萧,而是金庸大侠手下的阿朱、黄蓉?<br>沱江边的建筑,多是吊脚楼。暗褐色的木板,飞翘的檐角,表明它们也许比屋中的主人还要年老。它们曾经走过多少风雨,历经多少激流,承载了多少悲欢离合,才穿过历史,沉淀沧桑,来到我们面前?它们单薄飘摇而又安如泰山的躯体里,蕴含着的精神力量和民俗传统,又岂是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的旅人们所能体察得了的?

野草花 2004-9-24 19:36

Re:

走过小桥,离集合时间——中午11点,就剩下半个多小时了,我加快脚步,上岸扫了一眼苗寨,又回到江边。那里照例有许多浣衣女,许多写生的学生,还有来来往往的游客。几个临江泡茶闲聊的老先生让我羡慕得两眼发绿。写生的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常住这儿,每晚每张床的费用仅10元,便宜啊!作为背包族,我此行的最大遗憾,就是领队中只有大款,没有驴,没有人会带着我们住帐篷、宿青年旅馆、睡农家旅舍,然后用省下的住宿费,让我们沿途多玩几个地方,多领略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让我们的自驾车游,真正“游”起来。<br>匆匆走过江边小道,穿过城门桥,回到城的这一边,我看到了喜马拉雅野店——哇,天啊,刚才我与队友们通话时,最近的距离,只有十来米!可惜我与他们走岔了方向,不然早汇合了!难怪我甚至能听到他们对讲机的噪音哩!

野草花 2004-9-24 19:37

Re:

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了圆通和漠漠。圆通不无嫉妒地告密:昨晚漠漠出来私奔时,邂逅了一位十六七岁、超美超纯的**。合影时,漠漠去揽人家的腰,把人家吓跑了,不过,合影还是抢拍下来了。今天到相馆取相时,圆通有幸亲眼目睹了依约来取玉照的美女:“的确美啊!是我们西行以来,看到的第一号超级大美女!”我批评漠漠:“美人是公共的。有此好事,你怎么不招呼大家一起欣赏哩?还把爪子搭到人家腰上,你就不怕回家后老婆河东狮吼啊?”漠漠听后不答,只是笑,一副心满意足的小样。唉!那个美女到底有多美,我只能凭空想像了,除非——漠漠愿意把他私藏的美女照贡献出来。<br>回到集合地点,大家拿出各自买的风味小吃来交流,许多人买了姜糖。我不喜欢甜食,买的是酸哏(就是酸辣萝卜、黄瓜、桥头等泡菜)与水果。我发现黄皮的李子比红皮的甜美多汁,大家以后去凤凰,不妨买些来尝尝。

野草花 2004-9-24 19:39

Re:

车出凤凰的时候,我在南方古长城前留了影。这座长城始修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上自贵州同仁,下至湖南保靖,长约380华里,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为抵御凤凰的苗民起义与“暴动”,阻隔苗汉交往、苗民迁徙的屏障,是一首凤凰历代苗民与封建王朝、主流社会征服与反征服、同化与反同化的悲壮史诗。站在古长城前,眺望巍然于万山环绕、孤城高处的远碉近堡,我的眼前,依稀晃动着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似乎又看到了峰火连天,听到了号角凄厉……能够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这是怎样的幸福呀!<br>再见了,凤凰!我必重回你的怀抱,必在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在你青山秀水的环抱中,细细品味和咀嚼你古老的文化:从“赶尸”、“放盅”、“神兵”等荒诞的传说,到蕴育文坛巨匠沈从文、画坛大师黄永玉、开明军阀陈渠珍、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熊希龄……

野草花 2004-9-24 19:40

Re:

打完这篇稿子,我上网看了一下其他驴们的游记,发现我在凤凰留下的遗憾还真不少啊:沈从文墓、万名塔、望江亭、夺翠楼、万寿宫、朝阳宫、老地方饭馆、黄丝桥古城、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听涛山……沈从文故居、陈氏古宅我只从外面经过,熊希龄故居我只看到了路标;虹桥一定是我走过的2座桥中的一座,跳岩和蹬步,估计就在长长的小木桥边,只是没留心,仍是“对面相逢不相识”;老人吹葫芦丝的地方,到底是北门?还是恒升门?还有那些据说能挥洒丹青吟诗作对的荷锄老翁,浑身银饰闪烁能发出银铃般笑声的清纯苗姑,网络上口碑极佳的包大妈母女和她们的客栈“沱水人家”……凤凰,我行色匆匆,刚刚在你这儿洗落了一身的疲惫,抖落去现代文明沉重的物质负荷,复归心灵的静谧……又要离去了。你是为了吸引我再来,才给我留下这么多牵挂么?

野草花 2004-9-24 19:42

Re:

二、一日穿过湘黔渝<br>在凤凰郊外吃过午饭,我们又上路了。从中午12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扣除晚餐时间,我们整整跑了14个小时\一千多公里!而且是连夜在路况复杂的崇山峻岭间奔驰!<br>唐代,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代,单腿独骑闯中国的独行侠孟向东出西藏入贵州后,仍忍不住感叹:贵州的山果然大!这里,武陵山、大娄山脉、云贵高原……一山连一山,一环扣一环,像接力赛似的,不让人喘口气。所谓的国道和高速公路,都是在悬崖峭壁间,遇山凿洞、遇谷架桥而成,建设成本高昂,收费自然也不低。但一路行来,青山巍巍,翠谷悠悠,山林含烟,野花点缀着蜿蜒伸展的山路,瀑布装饰着路边绿色的山崖,倒也不失美景。

野草花 2004-9-24 19:43

Re:

下午4时许,车队遇上了几天来最厉害的一次堵车——一辆油罐车在高速公路上翻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动不起来。约10个队员拿着相机和摄像机,向现场跑去。我看着他们跑啊跑,转过弯不见了。<br>
4ovf-i#?n 一些队员开始下车,找个荫凉处舒展筋骨。可才一分钟功夫,那些上前线的队员就噼里啪拉、气喘嘘嘘、乐颠颠地跑回来了。怎么回事?难道事故现场处理好了?对讲机里传来了大切的命令:大家快上车!掉头!跟着那辆警车走!然后就见一辆警车开过来,后面跟着一长串各种各样的车子。<br>队员们上了车,紧打紧地就地掉头,谁先掉好了谁先跑。于是高速公路上,警车带着一长溜车队,逆向急驰而去。我问那些队员:你们看到油罐车了吗?还没呐!看来这车至少堵了好几公里了!<br>到出口处,收费站放过了警车,但拦着后面的车子不让放行。这怎么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司机们群情激愤,鸣喇叭抗议。眼见收费站前排起的车队越来越长,收费站终于恩准放行了。司机们一声欢呼,胜利大逃跑啦。<br>可是一出高速公路,我们就从“天堂”掉到了“地上”:这里的路落差极大,下坡估计有40度左右,而且路面坑坑洼洼、盘旋直下;路两旁的房子,低矮破旧,蒙满了经年的尘土,连路边的荒草,都灰朦朦的打不起精神——哦,这就是“西部”!我终于看到了你的真面目!我的心里一阵难过。

野草花 2004-9-24 19:45

Re:

这一天,大切的车技让队员们佩服得五体投地。<br>车队因为堵车,因为想抄近道,因为高速路还没修好等原因,总得在普通公路上跑。西部的公路,即使是高速路、国道,都弯多坡长,雾气迷朦,路边不时立着“多雾地段、谨慎慢行”的警告。<br>-P!P(wpbq%g o
普通公路就更加险象环生了:弯急坡陡,路面大坑连小坑,人坐车上,就像坐在筛子上,上下左右颠个不停。由于连日的大雨,山路变的十分泥泞,不时有泥石流的大土堆夹着山石横在路上,把路面堵得刚好容一辆小车通过。而路两侧一边是悬崖,另一边山体岩石凸出、土层松散,象是随时要塌方的样子。我们这天遇到的大小蹋方,估计有十来处之多。大切的车技,就在这样的危机中,展露无遗——<br>“下这样的长坡,大家放二档就行了。如果踩煞车,到坡底,煞车片都红了。”<br>“超车时,如果前方来了交会车,要打转向灯示意。这样,对方就知道你要让他,就不会太紧张。”<br>“出现侧滑时,一定不能踩刹车。应该先踩油门,轻轻一点然后放开,让车子有抓地力。”<br>……<br>初次坐大切车子的当当形容大切开车“真是快准稳”:方向盘在他手里,就好像玩具一般,轻松拨动,车子就很听话了。另一位队员云中鹤建议:大切回厦门后,应该办一个高级驾驶技术培训班,一定很有市场。我的主驾圆满笑说:从西藏回去后,历经千锤百炼和沿途培训,每个司机都是“老手”了。<br>_x8~b1B!CuW
  下午5时,在319国道,我们刚转过一个下坡拐弯,就看见路面右侧,一辆两厢小货车跟一块巨石紧紧贴在一起。当地人激动地告诉下车拍摄的随队记者:这块巨石是一年多前塌方留下来的,至今还没有清走,一年多来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这辆小货车就是在拐弯时,因迎面遇上交汇车,躲闪不及而撞上巨石的,造成了二死三伤的重大交通事故。队员们听了,感慨不已:西部啊西部,什么时候你的ZF机构作风变了,什么时候你才有腾飞的希望!<br>
&X"@+flR)FS*a!MV Y   回到车上,吉普轻描淡写地说,跑长途免不了遇上各种险情,关键是不能慌。

野草花 2004-9-24 19:47

Re:

晚上近8时,车队在一个城镇吃饭。我与野羊、大公蟹、大切等人同桌。席间,野羊对大公蟹说:“吃完饭,估计已9点了,再赶到重庆,至少要十一二点……”大公蟹立即接上去:“十一二点刚好,如果是一两点就太迟了。”<br>大公蟹是大切的密友,一路上念叨着女朋友在重庆,希望能早日与女友相会。大切急朋友之所急,一路带着车队狂奔:在这样险情处处的山道和城镇间,车速居然达到八九十码。我所乘坐的3号车有一次险些撞上小货车,有两次险些撞上修路工人和突然蹿出的幼童。圆通开车开得手软,几次三番通过对讲机说:再以这样的车速跑,他吃不消了。此刻,一桌子的人都看着大切。大切却只顾吃饭,一声不吭。<br>饭后,车队没有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就地住下来,又上路了。<br>晚上11时许,在高速公路上,穿过一条隧道,车队突然发现前面的路堵了。不知是谁骂了一声:“他NND,封路也不提前堵路口,害我们跑了这么多冤枉路。”<br>第二天凌晨3时许,车队到了一个加油站外。大切在对讲机中宣布:这么迟了,住宾馆不划算,我们就在这加油站停下来,睡在车上或帐篷里吧;每辆车上都有配备帐篷。多数人累得都不想动弹,坐在车椅上直接就睡了,只有大切、胡子等人较为讲究,下车搭了帐篷。第二天清晨6点我被叫醒后,活动着蜷曲了一天一夜的身子,后悔道:“早知道昨晚有人搭帐篷,我还不如多辛苦一点点,也搭帐篷哩。”<br>让我意外的是,车队早起启程后,只开了三四分钟就进入涪陵市区了。另据传,第二天中午有人问两位领队:昨晚为什么要让大家如此辛苦、疲劳开车。不知是哪位领队回答:因为我们绕路去凤凰时,多花了几千元,所以现在得省一点儿。唉,领队们呀,既然经绡商给的补贴如此之少,你们为何要答应他们返回汩罗搞活动的要求呢?队员们一次次地投票反对去汩罗,你们一次次地与经绡商协商,就是这么个结果么?

野草花 2004-9-24 19:50

Re:

西藏之旅的第七天<br>早晨6点多,野羊叫醒了我们。我们在加油站里简单洗漱后,就上路了。开出约三四公里,车队就进入了涪陵市区。<br>涪陵地属重庆,号称中国的“榨菜之乡”,是个典型的“山城”:市内的建筑,依山而建;市内的交通,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少有平路。当然,此刻的山上山下,不会还覆盖着杂草树木,而是填满了人类建设的各类“成果”:低矮的房子,30度的大长坡……让我想起了老家那个闽北小山城。<br>记得大学时候,同学们问我“山城是什么样的”,我说就是民房、厂房全建在山顶上,商场、市场基本上建在山脚下的城市;人一走出家门:不论上班上学,还是逛街看电影,都得上下坡、走台阶。可怜从小生长在平原的同学们,怎么也想像不出建在“山上”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一次郊游,我比男生还“猛”:竟然逆着冲刷而下的激流,想爬到瀑布顶上去!攀登失败后,我接了一瓶瀑水给同学们喝。谁知他们喝完清冽甘甜的“圣水”后,灵光闪现,恍然大悟地说:我们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能”了,因为你是山区人,整天都在攀援嘛。我听了哭笑不得:“山城也是城,城里也有大路让车跑的。如果我们每天出门都得这样四蹄并用,爬得一身湿淋淋的,那还怎么上课上班呀?”他们一听,又傻眼了。哈哈!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西藏之行的第一至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