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熊 2006-11-14 12:21
[转帖]驾车主对搭乘人员事故责任承担之法律分析及解决方案
驾车主对搭乘人员事故责任承担之法律分析及解决方案<br>(YB[s9m
<br>
AHH5W]
<br>\C']9} [(~G
关于车主对搭乘人员的事故责任承担,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法律责任不同。 <br>-J[qjR,?U
<br>
9J/]7D}r
以是否收取费用分为 <br>
-c9?B9kF%K-o+e
一。收费的搭乘 <br>R
o4uEW5X
<br>
7m+h/XV0S5^
据《合同法》第228条之规定“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如果自驾按照0.2元/公里收取费用,车主与搭乘人员自然形成了运输合同关系--此种合同并不要求书面形式,有双方合意即可成立,那么根据《合同法》第302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该规定属于无过错责任,除因旅客自身原因外,无论车主有无过错,均应该承担责任。 <br>
&n'^Z5{8I
<br>
b
K5o
Dz6c
但区分不同情况,对车主的承担责任亦有救济规定: <br>
,vSZ6j!rL,Qh,]'t
按事故所涉及元素:车主、车辆、第三方、不可抗力、搭乘人员作分类 <br>Y9I7rB*JdU,voqO
<br>
gU7y|-I?av
1。属车主存在操作不当的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的,责任由车主承担且无追偿救济 <br>/nb
d1]x
<br>
/sE\/uK0f
2。属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分三类: <br>
7sG#?UF8D/P
<br>/[e]*@Aq2R;_9{2z`
a.该质量问题属于尽正常驾驶人员之注意义务可以轻易发现的常规问题且属于由于使用的正常耗损的,车主在向乘客赔偿后,没有向制造商的追偿权 <br>
%r;G{;])\:Gs7T
<br>A&btTFf5E
b.该质量问题属于尽正常驾驶人员可以轻易发现的常规问题且属于被权威机构认定的车辆质量瑕疵问题同时在制造商质量保证范围之内的,车主在向乘客赔偿后,就制造商的过错可以向制造商行使部分的追偿权 <br>!_;L3x:l7L1rJ6m4b
<br>3_o3lWc6{"Z/|._
c.该质量问题纯属于制造商的产品瑕疵且尽驾驶员的注意义务难以发现的同时在制造商质量保证范围之内的,车主可以就其全部损失包括对搭乘人员的赔偿向制造商求偿 <br>&CL*^R[8C
<br>
6x
g],S`NLyt
3。属第三方过错的(该第三方系指除该车辆之外的外力因素但不包括不开抗力),车主赔偿后向依据GA机关认定的事故责任向第三方求偿。 <br>
*[&^#V9}`?Rcc#x
<br>
C$@]1m4R/q
4。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的,据《合同法》第117条之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车主对搭乘者的赔偿责任。 <br>$F0ajn7RP {},c
<br>
fU,qU'C*a${
5。属于搭乘人员自身存在故意、重大过失的过错的,驾驶车主不承担责任;属于搭乘人员存在非重大过失的过错的,驾驶车主承担部分责任。 <br>?:\-wD#_HX9]jX
<br>*f#p;h/xA+s N.y
6。属于车主和其他元素混和过错的,车主依其责任大小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br>
/QE.I%^Z ]
<br>
.l;W
XI;IsT
~t
e3h
关于免责条款问题,虽然车主可以要求搭乘人员搭乘时声明车主对其人身伤害不承担责任,但是根据《合同法》第53条的规定 <br>
Hk+J$Tu,B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br>
%V^4t,CU dIx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br>qMy#^qa;k4Y:{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br>{0@$L
U([Cg:V+m1w9|
<br>
i,o X0}4w
该声明无效,并不能免除车主的赔偿责任。<br>{N\oPq.K gT
二。免费的搭乘 <br>
,xF0UJ'u1W
对此,属于民法理论中的“好意同乘”概念,也是国外交通事故赔偿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中国,由于车辆的稀缺性及基于总体不发达经济水平所决定,免费搭乘现象不是很普遍,这一问题亦未引起民法研究的重视,缺乏直接而具体的规定,但对于车主的责任承担并无太大争议,只是就所依据法条及搭乘人员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存在争议。 <br>
b9u!@g`6HeI;Y:P
<br>b*m(K9D,T?@j
1。基于合同关系的责任承担 <br>即使对搭乘人员不收取费用,依据《合同法》302条款第二款规定“前款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其中“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即属于好意同乘,从此意义上推定,运输合同同样适用于好意同乘,驾驶人员应当依据运输合同的规定对搭乘人员承担赔偿责任,但此说的最大弊病在于其合同要件于《合同法》第288条运输合同的概念不符,承运人并不存在对任何乘客收取票款的行为,无成就客运关系之相关行为,不可认定为运输合同。 <br>/@fCr]D Kg\UA
<br>5P~5\7~S$?0J
亦有学说认为:好意同乘双方虽然不符合运输合同之要件,但鉴于运输事实发生,亦可根据《合同法》第124条之规定,类推适用运输合同之规定,按照302条款确定赔偿责任。 <br>
3\!TWf6u@6B.K
<br>;T0w
B+GL.?3Cs
2。基于侵权关系的赔偿 <br>虽然好意同乘者双方不存在合同关系,但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依此规定确定车主的赔偿责任。此理论是以驾驶人员存在场所责任为前提的,所谓场所责任,是指场合管理者(通常亦是场合之受益者)对进入其所控制场合之人,具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若他人在场合中可预见危险的范围内受到伤害,除不可抗力和受害者自身原因造成以外,场合管理者对其应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既为驾驶人员所全面操控,驾驶人员当然对车辆空间内之人、物安全承担责任。同时,此种驾驶员义务亦有其法律上的实证,相关的驾驶员考核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事实上已经明确要求驾驶员按驾驶规则、交通规则操作车辆,是驾驶员负有安全义务的法源。至于免责声明,一样与《民法通则》的一般原则相冲突,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车主不因其而免除赔偿责任。 <br>
eb0O3z4H
kW
<br>L^:t X
IPrU7T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此基于侵权关系的赔偿和上述基于合同关系的赔偿存在以下区别: <br>
.d'DwfV
@q(zb
<br>
q!C.?-z2c9h
在赔偿范围上,基于侵权的赔偿,受害方不仅可以要求人身伤害的经济赔偿,而且可以要求精神损失的经济赔偿;基于合同的赔偿,受害方只能要求人身伤害的经济赔偿,无权要求精神损失赔偿。<br>
:n,YMss5X:q
s6A
三。关于保险问题 <br>
3R.k0uNH Wjz8hK/|"\
<br>:N%_3^|Z:ai#{ `'I
因不熟悉相关保险条款,不好妄作评判,但依据一般经验知识,要看保险的责任范围及其豁免条款。一方面,保险公司只在就投保人的投保项目范围内赔偿,超出部分仍然需要投保人自行求偿,另一方面,保险方所承保的只是投保人的保险责任,并不意味着赔偿责任在法律意义上的终结,如果自驾车主对投保人的人身伤害负有法律责任,则保险公司在赔付投保人后取得代位求偿权,可以直接就其已赔付金额向责任人求偿。<br>0lZ0~7zBa
<br>
l\W0EC&V@-[\
相关判例: <br>G1tn5@(qBL7K`3\3r
1.贝科克诉杰克逊案 <br>6jC\c,sx.c
1960年9月16日,居住在美国纽约州罗切斯城的杰克逊夫妇邀请住在同一城的贝科克小姐乘杰克逊私家车一起去加拿大周末旅游。杰克逊驾车到达加拿大安大略省某地时,汽车突然失去控制,撞在墙上,贝科克小姐严重受伤。回到纽约后,贝科克对杰克逊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安大略省法律规定,除了以赢利为目的运载乘客外,汽车的所有者和驾驶者对因车祸造成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美国纽约州的法律与安大略省的法律规定相反,认为这种情况被告对原告要负赔偿责任。被告以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为理由,要求法院适用安大略省法律,驳回原告的赔偿要求。初审法院的判决支持被告的主张。原告不服,提出上诉。最后,纽约州上诉法院适用了纽约州的法律,撤销了原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 <br>
'dj;P$a9d-V:G7\ iT^
<br>
.ypc*qmB
2.上海首例好意同乘案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