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狮 2008-9-15 16:45
[社会聚焦]一位老太竟剥夺了无数老人的权利?
连日来,两则新闻颇引人关注。 "]3]djUx6A;k
Hu;J#]6V!@W4i
"EI#z!EtqS-]E JLn
o8BukwWl
c8l/Q8G
{[.y
Z?
[/^-U$A)h
其一:18日,江苏一名94岁的老太太在买菜途中不慎滑倒在积雪上不能动弹。周围群众害怕救助会惹出麻烦,于是便一直任其躺在那里。(1月20日《扬子晚报》) 'gd8a |Z7m2~~"^8~F
*|R4]
ek1m&Y
?b%ej.D*Re[
$BCS'?R
PG9A)Vw
^tt;W+\
其二:17日清晨,扬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见状赶紧上前搀扶,但小伙的伙伴却嚷道:“你赶紧松手,老太要是说是你撞倒的,麻烦可就大了!”小伙马上松手跑掉,老太再次摔到地上,导致伤势加重。(1月18日《扬子晚报》)
X,WPV]
D
wjyyy:?
+@J*ML*m
w*f4G9mi`M_M8_
\qQ3G)G V/PM
/}?dMZ
oU,n
同一媒体连续发出近乎同质的报道,可以看出,在媒体看来,掩藏在新闻幕后的社会背景远比新闻事实更值得追问,也是在打捞一段即将被人忘却的记忆——没错,那就是“南京彭宇案”。 t#Dt\RI*n!nr
I3xep+|sG+T(k2QZ
w OZ(D1[G
~;P}6w7A7W,jF
(WU}/|b#JI
N'kZ*nK
南京男子彭宇因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认为,“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据此,法院一审判决彭宇承担原告40%的损失,即4.5万余元。判决一出,舆论为之哗然。
;MK,o4`+Y9uZ3lR
([+v&i'G)oe
%}YCHp"|B6y ^/m
:P9S"}v6_4C6e
^
%{:y;h
Ec C?|c
u TB8fgf(l"`_F0W
摔倒在街头的陌生老人不要轻易去扶,否则就有可能引火上身。这是很多人言语相传的“人生体验”,当然,这里面包含着太多主观臆断的成分。然而,当如此内容经由法官亲口宣布并将此作为判案的依据时,无疑使人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助人为乐,以及为何太多的见义勇为者无奈被人视为“另类”——因为那样的行为原本就违背“常理”,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自己犯下过失的“铁证”。 *T&t LYx9]
6~4uQ#A|
Vx8C+?H+N;a
"V,fQ5\-~ q
A
w:kJ%v
$xc|(J/`:c zxh6FOL
Ll,Y'YCU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任由这样的“常理”继续大行其道,再有类似老人跌倒的场景,熟视无睹的旁观者恐怕连丝毫恻隐之心都不会再有,遑论搀扶与否?这难道就是标榜“常理”者所希望得到的最终结果——它让一位老太变相剥夺了无数老太接受帮扶的权利。
[ckLW|
:i5a HAd+zQ jW
?9Y%{y2Rm
D0Zn}4DGM f E}
$Uy1\%ml
jD:x6b[} s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决南京老太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只是想说,辨明其中是非曲直,法官理应拿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一味仰仗“冷漠的常理”,终不免要以毁灭人性来作为代价。法律是具体化的道德,同时致力于培育新的道德规范。若实际结果恰恰相反的话,那么,若非法律本身出现了问题,就会使法律执行者自己遭遇到信任危机。 rgkF9Ubj
3r
?2~!x
LO-`
|f'H\:{W
XS!`G:x
%L
ex:N_)Ou
k"b
r$Q {3~e@
\4TMpQ"sy
倘若“授人玫瑰”非但不可能“手有余香”,反倒是“手有余刺”的话,谁还会一如既往地做好事,这还真是个问题。
c!H2[/V
{5z)f
6HUGg)DJ!v
E&d%_arI
U
\;FH]G%Xy
"K/Zhv"jq 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