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狮 2008-12-26 10:38
不拘一格话腐败
不拘一格话腐败(12.24版) 点:834 ;a?wlb
qNl
9r(XRQ9O/z
c8j.\6pv+U!P;|
+XP!W?dnXVk
e;p6b
a YJU7|]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于腐败,有观点认为,政治学将腐败与权力的滥用联系起来,揭示了腐败的政治本质;社会学主张通过社会发展来制约和平衡政治国家的权力,给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平等、合法的利益表达渠道;文化学从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层面来剖析腐败,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济学提出了寻租理论,提出要建立一个多层面的反腐败战略。因国家倡导百家争鸣,本人也就实际接触到的一些情况谈谈感性认识,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2?5c9a"UY1y?c
F;~7Du2t~
Y o6pIW)i e4B!_ {
/u&J`#y2w
.OR;PAX M
-SI6K#Q8C.|5a0RW
一、关于腐败案件的侦察问题 oT
H3I(`ibe
r
}EZ }d2|!jW
hS(D4s"W)s{3uk*P
这一点,业内人士都明白,从目前掌握运用的科学技术来看,搞清楚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何角色,只是举手之劳。
[1S/A] {
*D!Ihpdav!zNW
"l,Y}7VgS
二、腐败的成因归源
p;b_mfB.?&{!Sv
q
PvKze;zc2m*R
A H^"l8g4Gj6o
1、人变成器官的层级机理。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腐败分子搞腐败那是应该“人人喊打”,可从其上司角度看,腐败分子的表现那可是无限忠诚,甚至是死心塌地,绝对是可靠心腹。因此,如果没有这些腐败分子,上司可能觉得很无味,甚至不自信,更会觉得系统运行不畅,坐得不安稳,有些人甚至为此专门安排一些不合格的腐败分子担当重要职务,如陈水扁等。因此,如果收拾这些腐败分子,对其上司而言不异于自毁长城。再从腐败分子获得腐败的资格来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平白地交代了苦中苦不会白吃,之后的回报相当丰厚。当然,苦中苦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其中原因很复杂,具体过程让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系统里的一个器官,那是何等辛酸委屈憋气呀?!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器官,哪怕是对父母、对子女、对排泄物也要坚决执行命令。上司看到了这些,为了抚慰器官,纵容或装糊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何况上司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哪个“接力棒”不是这么传递过来的?!这其中,两者完成了对等的交易,两者之外的一切,只是交易筹码。所以呢,哪怕你裸身把身家及巨额资产转移到国外,上头也会念及多年鞍前马后呼来唤去不容易,因而体现的更多是同情和抚慰,而不是去捉拿归案。至于不能接受这一层级惯例的人,再强的能力、再高的呼声、再大的成绩,也绝对不会予以任用提拔,上级考虑的是小系统优先,国家民族这个大系统其次。
l$np(veN
%D]!x,v(i,]
P$v)j0F
`:Vq~
2、通行四海的“染缸”行业。“政治是个肮脏的行业”,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因此涉入这个行业,等于进了“染缸”。这里,由于涉及是到自己支配别人还是被别人支配自己,自己可能会获取多少各类资源,关系到飞黄腾达荣华富贵甚至你死我活等根本问题,干系极为重大,因而更多讲的是利益和交易,至于公理正义正气之类,是居于次要地位的,甚至根本不予考虑,因而对各种有违公众理念和利益的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现在,中国制造已经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那就是发展路线的中外区别是:国外是先经济后政治,我们是先政治后经济,潜规则上升为明规则,有范围地公开宣称当官可以捞钱!
qVC+[Fn'Q
-{6|
Gz[2RC8Y2Nj
[0lJtL`c2d
3、不相适应的激励现实。现在,国内政坛收入平均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博士与中学毕业生收入差距不大,与其他行业相比,激励力度更是明显偏弱,干好一个企业可能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完成一副艺术作品也会收入颇丰,但如果经营好一个城市、打造好一个部门,你能得到什么?巨大的反差容易让人心态产生不平衡,客观上也没有体现对知识、价值和能力的尊重。更要命的是,物质基础不硬,与人打交道就觉得底气不足,甚至会觉得比那些“土财主”“矮了一截”,而自己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工作压力、社会责任哪个不强于这些人?!没有外来激励,那就自我激励了?!但国力如此,财政也不可能拿出太多钱来激励。何况,不要只与这些“土财主”比,要与那些能力更强生存状况却不如你的人比,心态可能会平和很多,而且,从商者也并非个个赚钱。 F2v
D5l]~b
&@q j'fZ0xu"t!TP!o
$?k-e
Yu[S
]
4、人情味浓的社会现实。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利益上的关照,彼此礼尚往来,要么给予利益,要么求诸利益,正义公理那是另一回事,且层级越高,这种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就越明显。人情会逐渐发展成“关系”,再凭着“义气”发展成为利益集团。如果彼此接触,能用善意的提醒去规范行为,也不致于生出这么多事来。而当事人一旦东窗事发,出于人情,说情者踏破铁鞋,拍板者则可能念及其是朝夕相处的工作伙伴,达到如今地步也不容易,且有功劳或苦劳、能力不差和一人被毁全家倒霉等诸多情况,也不忍“痛下杀手”。一般而言,拍板者没有这种慈悲心肠,也难以到达这个位置。
hV^/}[
v:N
r0c#J2zi
aF(G v.?q`:pI
5、挥之不去的传统文化心理。不少国人的有这样的观念,认为自己能让亲朋好友“沾光”、能帮他们带来幸福生活、能“修理”他们的敌对者为荣,并以此表明自己很有“能力”、在社会上很有“面子”,反之则会被有些人指责没有责任心甚至无能,这种主观出发点虽然有点虚荣成分,从家庭、亲友等和谐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亲人关心,对朋友仗义,对上司尽忠,对下级呵护。但如果再延伸一步,考虑得更广泛一些如国家、民族、法律哪怕是城市形象、城市地位、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则会被认为迂腐、怪人甚至神经病了。还有你争我赶“劳动竞赛”的攀比心理,你GA局副局长可以捞取上千万(虽然有可能没出事没有社会危害),我交通厅长怎么就不可以(虽然工程几经转包最后形成豆腐渣工程甚至出人命,但我也要同样数目的金钱)?!再延伸下去,我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就一定要“君子固贫”吗?!这样,祖国山河自然就“一片红”了。
hoX?
l5BbC
k[$GrKH
Jk2I'z6Ye)fS
6、投桃报李的交易惯例。政治也好,商业业务也好,很多事情的进行,往往牵涉到利益,如项目引进、工程承包等,出力气起作用就该得好处,因而一般就会有人“援例”主动提出相应的报酬,以图各享其成、利益均沾,退一步讲,如果不接受这种“好心”的报酬,好象好处让另一方“独吞”,似乎也不合乎情理。而且动态地看,这种交易惯例应该是一个连续并延续的过程,一个人如没有此类交易或妥协,是无法混到一定地步的,因而又往往是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容易“拔出萝卜带出泥”,让小事情牵扯出大麻烦,不由得让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过得跟高危人群一样,而一旦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很多在手的工作将逼迫陷于停顿,破坏力更是不容低估。 K B"u:j t
/N)b#q D_&an/W
s;W"TM"\c a
7、旗帜鲜明的山头主义。山头主义过去叫封建割据,近代叫派系林立,当代叫条块分割。身处其中,不为本山头谋福利,如何能自立于本山头?!一个山头没有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何异于一盘散沙?!没有建立在小团体利益的山头,对其他山头有何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何地位和对外话语权?这样的山头,能有何作为?!而要建立一个山头,护短遮羞也就难以完全避免了。山头的地位从何而来?山头的影响从何而来?有些出格的是从绑架全国资源配置中来,从多分利益蛋糕中来,甚至从卡要中来!如建设自己单位的豪奢大楼,就是对社会公众的意见关注少之又少,对本单位职工的意见关注多之又多,当然,对工程项目的回扣,谁都会心知肚明。再说,山顶以下的部分,称之为群众,虽然只是一部分,但这部分民情民意,也直接关系到山顶的政治命运,所以不摆平他们的利益,坐得也不塌实,再说,很多具体工作还得依靠这些“群众”,总要有点鼓励手段吧。对于每年的预算,就高不就低地花掉,有额外之财,更是毫无含糊地花得一干二净,“花钱谁不会”,把不需要用、可用可不用的钱返还财政用于科教、公益和民生等事业,这种事至今还没听说哪个单位做过。 1@4Y4Y!w}Go#yey[
;OX D4?Q-fV
/OF+KM6S
8、似乎言之成理的“理论逻辑”。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一个人没能力并不要紧,不影响坐位置的,就象刘备那样,有诸葛和关张辅佐就可以了,这个“逻辑”只要稍加推理顺延,就会发现任何人都可以坐得那些难得的位置甚至很高的位置,再一顺延,则可以变成“武大郎开全国连锁店”了,这么一帮低能货色把持各个“山头”,国家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自然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些大实话,即自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原告被告那是人民内部矛盾”、“法律公平那是理想不是现实”,人家自己都自辱地低调地承认了,你总不能再得理不饶人吧!还有些观点,人家招待我是山珍海味客客气气,我在招待上可不能比人家差,“人家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人”。就这样一“沟通”,荒唐利益便堂而皇之地合情合理化了。这还算温和,更绝一点的会说出一个更猛的来,这山看着那山高,自己似乎还是吃亏的了。
I y#]0Q"J!N6vQ.dk
C7Cu*e:XdQ0k
L)I&v9JC^
9、不能高估的官员素质。《山坳上的中国》有言:中国的干部,素质之低,官架子之大,私心之重,责任心之差,无以复加。综合来看,这话稍微绝对了一点,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人,他们丝毫不为百年国耻所动,尸位素餐,作威作福,平常人所具有的最起码的良知、道德、情操、责任在他们身上一点都看不到,是个彻头彻尾的脸厚心黑无耻之尤的“长着两个足的利益动物”,他们让“上帝无言”,吃人肉喝人血并没有负罪感,而是心安理得的优越感,相互交流也是比较谁活得更好、谁的钱来得更多更轻松更有门道,跟这些人谈国家振兴人民安康是无知地对牛弹琴,会被包括这些人在内的天下人耻笑的。再看看收税单位大楼的那个豪华气派(连国务院都没有新建办公用楼),也能大概知道情况是怎样的了,纳税人不交税是违法,怎么使用却根本不存在违法一说,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就是在烈日底下悍然竖立,这个单位剥削压迫统治的嘴脸已经到了横行无忌的地步。还有一些当官的,为了一些回扣,更是将国家的稀有矿产等“流油项目”让外商轻易获得(此等在国难之时,当汉奸一样十分滋润,毫无亡国奴的屈辱可言)。更有甚者,有的单位为了突出自身作用、贪图一己私利,更是大张旗鼓地夸大本单位作用,形成各种资源流向本单位的局面,绑架全国资源配置之后由时间形成的窟窿烂摊子,交由后来人去收拾!一些身居高位的大官,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个人势力、在整个系统中的尊严地位、讲话的分量、保持高位的安全度等,对国家究竟建设得如何、自己势力圈里的人是何等货色,在意得比较少。这些人与封建社会的诸侯官僚勾心斗角相比,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圈内有言“1/3是干的,1/3是看的,1/3是不让别人干的”。回首晚清让英国人赫德掌管中国海关,其敬业清正廉洁到竟然让原本不起眼的海关收入占据清朝总收入的1/3!这不但让当时腐朽的官员汗颜,也值得今天当官的比对。而哪怕所有的问题都曝之于众,他们仍然无动于衷漠视公众意见而依旧我行我素,“人不要脸鬼都怕,天下无敌!” zGw'J+z8V
e'iZ}7y%^
!QZ&GR*`"sY%tK
10、微弱的外来压力。官场总体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除了主要首脑会接受到社会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之外,其余人员的压力更多来自官场内部,外部的压力小到几乎没有。所以,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再加上善于与外界“沟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结果就是胡作非为没有任何外来制约,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放心大胆地干坏事,人事安排、油水差使,以前的实物分房等等,莫不如此。 2r$z]:l#G;R'M F_:I
v1}]!P6@)f9`L'W0o2N,^
2_B'n/iNL7i
11、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无论政治、经济、社会哪个方面,都不可能那么规范成熟。权力大于法律,人治超过法制,虽然事实表明各有利弊(法律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优点在于规范,缺点在于不适用于复杂问题),但这种局面如果被一些不搞建设的货色掌控,稻草人的纲纪,白骨精的运作,那结果只能是“乌烟瘴气”了。与理想中的目标相对比,处处不尽人意,在这样的硬件、这样的软件、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素质下,谁能有太高指望?!而官场的进化速度,要落后于经济、更落后于科技的发展速度。总体判断目前的格局不是“无数英雄竞折腰”,而是“竞饕餮”,“折腰”是“事天下”,是服务;“饕餮”是“得天下”,是享乐统治,尽管总体也在缓慢地进步,但离清平政治清平社会清平世界的水准相差太远,谁给你来无私奉献呀?!
p"kx0T8Si0[
r p;\(lHnm9j)o
V6G0\tP"W
Vv{
12、世界也只是个“丛林”。放眼全球,一般而言,权力管用的地方,当官的舒服;金钱管用的地方,钱多的舒服。而强势群体的得意之处,往往就是弱势群体的失意之处,这既体现了社会运行规则的奖惩作用,也造成了人间许多是非,带来了太多不平,其他国度或地区更不堪的人和事不要更多!对弱势群体而言,可能有不幸运的客观成分,但有没有不努力的主观因素?!
~#[-]
q;i;m%so
C
S;CNwG0H
zk~-en(x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方面,腐败急速行军,另一方面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这是因为蛋糕做大的缘故,大家都得以从里面多分了一点,也许,社会就在这种巨大的惰性作用仍在缓慢地进步吧。
u
h:fS9p'qt
Vb"]3D0j?I c
,Z9RsS)S,_,ehU
说到这,也许我们要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观察腐败,这样既能了解更多实情,促进心态平和,也会体会更多无奈,感知治理的艰难。
!\ V6_ l;H
?!LG
)Bw)cO Sf'g.{0v
*o(K/R2VK(i6xu
E
1、观念的异同引发腐败的界定问题。不同的视野有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是腐败,有的认为不是腐败。如有些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有些人则认为人与人之间如同国与国之间,实力决定尊卑,认为前者的想法比较可笑,这两种观点(及其背后的群体)的交锋,不可避免要生出太多事来;又如对于财富的态度,有的人认为不公平,有人拿了不应该拿的,有人缺了不应该缺的,也有人认为财富只是存在于不同的主体,总量并未减少,因此没必要太在意,例如一件公家的纪念品,倘若放在公家仓库里,大家都没意见,实际上谁都没好处;如果放在私人家里,老百姓有意见,实际上谁都没坏处,反而是这件纪念品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又比如用公款大吃大喝,有人认为是浪费腐败,有人认为只是公款从一个单位转移到了另一个单位,因而不是个问题,更不会去反对或者消灭它了。但有些人对于合理利用财富,实行滚动连带发展,不断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社会效应,优化经济社会资源配置,好象考虑不到。 vww?W C`td
C
Q(G)`2ub
3[O
W#B%ky*ac
2、更开阔地去感知腐败。对待腐败,要以平常心去对待,要从其危害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去评价,这样,也许可以更真实地把握腐败的实质。比如有些专项常设性机构工作相对清闲问题,就如同人的牙齿,人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会动用牙齿,其他时间牙齿都是闲置,难道就因为牙齿工作时间短就指责其消极怠工、工作态度有问题?!牙齿闲置的时候,你管它干什么呢?反正到时咀嚼食品就是了。又比如商业性行为问题,很多单身者有正常合理的身体需求,又有很多人确实急需要钱,两者彼此情愿无损社会,却能解决双方的现实困难,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吗。如果说这不行,谁能提出一个一举两得的更好的建议出来?!一个文明社会如何作为才能体现对这些人群的关怀?!又如无公害**问题,年老者吸毒问题(不会造成社会危害,当然,对其资格要予以把关),情况也大抵如此(有关方面为何不可以象烟酒那样让其合法公开,既启动内需又开发财源呢?)。所以,给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定性,可以从更广泛的大处着眼,看其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何在、破坏性的消极作用何在,只要能造福国家、社会和个人,至于其他很多细节问题,与己有益,与人无损,则需要调整观念,不必斤斤计较,更无须紧抓不放。毕竟,时代不同了。 dw1xd&BU
q/w7sec
a
3aI{
\bR7[,Xd
3、目标的冲突,现实的两难!腐败,不行;不腐败,也不行。不查腐败,不行;查腐败,也有苦衷。各种政策和目标的交叉,有时让人无所适从。跑项目,要资金,加强部门联系,在现实情况下不请客送礼,不足以表达诚意,怎么行!?老百姓对腐败是反感的,对项目落到其他地方、其他方面工作成绩不突出,也一样会反感,你作为不作为都会反感。还有,在圈子里做事,不拉帮结派,单枪匹马势单力孤,容易一事无成;而拉帮结派尤其是无原则地拉帮结派,虽然可以壮大声势,但泥沙俱下也就不可避免了。很多人的行为,一方面在搞建设,一方面再搞破坏。这样的两难选择在很多方面都会遇到。
)p4u t$\7C9X
$zl!KC(I
h)jCK&N"_n
而查处腐败也同样是双刃剑。对一个位置而言,业务知识、实际情况、人脉资源不是短期内所能拥有的,只有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达到这个地步,因此胜任者都是宝贵资源,查处这些人对单位工作不可避免会造成损失,尤其是窝案。(何况,腐败分子对查处者是先找你缺点威胁你,不行就以家人等要挟你,再不行就采取极端手段,而且腐败分子往往都是集团作战,这也不能不让人有所顾忌。)如果严格起来,将涉案者全部查处,后果更为严重,可能会陷入无ZF状态的全面瘫痪,那将是何等可怕的局面!?但如果放任腐败恣行,结果也会亡国。对考察部门而言,人各有长短,德才兼备符合各方标准的人选在哪儿?对于“一群乌合之众”,你能怎么办?有的人有能力,但“兴趣”广泛,为纲纪所不容;有些人平庸;还有些人无才无德。选张三,李四有看法;选李四,张三有看法,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一般而言,成功人士都具有**强烈的人格特征,是个立体型的多面体,一方面是业务能手,另一方面是腐败健将,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不提拔不行,提拔也不行。对功绩突出人员的关怀和激励,如何能切合实情地落实?!
+d[`lur
.cs#l Le.tAX
1q \9A _A@
人生的两难!进入社会名利场,走正道吧,正义公理难以甚至无法推动你走向前台获得成功;走歪道吧,违背良心道德,扭曲人性,而且搞不好会身败名裂。何去何从,确实是难以取舍。要不,怎么说人生是一门艺术呢?除非,运气好,碰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好环境、好上司、好同事。
*yRDf^.~%}
Kb-@1]2{J
9NPQ:i
N+L8Vj*k)r
4、多反观社会,多反思自己。如果把社会简单分为顶层和底层的话,顶层什么都有,要事业建树有事业建树,要社会威望有社会威望,要贡献也贡献,甚至连扶贫捐赠都遥遥领先。社会下层,又有什么呢?!就会要公平待遇?顶层往往通过事业拓展、世袭遗传、卖身求荣等获得,从顶层看底层,有时会觉得除了要求权益之外,实在没什么别的可以留下深刻印象了。社会各方,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行均有猫腻,(最苦的是那些没山没水的人)完全纯粹干净的人在哪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各为生,人各为命,都巴望着过上好日子。有钱有势的不说,就连普通人家求学觅职,走门子托关系不也比比皆是?!如果社会各阶层、各团体不和睦,强者不妨多考虑考虑弱者的生活,弱者不妨多考虑考虑强者的努力。
i)L$I)l
K#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