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迷漫 2009-9-2 23:59
周恩来对新中国民族工作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领导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民族政策。
x7t*iE0c
V4yB1E,f
#qde&KHhFo:P&M
周恩来,不仅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者之一,更是具体的实施者,是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楷模。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回顾周恩来的民族工作思想,对于今天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仍有很强的启示作用。《瞭望》新闻周刊为此对数十年从事周恩来生平思想研究的中国**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廖心文进行了专访。
P/fX1R0c(Q
2z Cr%QcG4O
“民族自决”还是“民族自治” `
JbO'Gl Q
V\*Z9{
\(l:`9?8wua W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问题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实行“民族自决”,还是“民族自治”?这个问题在筹建新中国,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3L gyT0_T
e:H"v;Zr-RE/d
\
廖心文介绍道,在中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实行联邦制,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决策。而在党的领导人中对这个问题阐述最多、最全面、最完整的是周恩来。 (b9@)FY3P&v-[F+S`
%N4o6}*{8F$^q
在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就曾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上指出:“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TW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这些阐释得到新政协代表的认同,写进了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 2h(F[L9N
U:_pquKaNl_2Rv
廖心文说,周恩来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民族分布情况看,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条件,给我们造成了另一种条件,就是各民族杂居的条件。这种条件适宜于民族合作,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x6`R9A
KF:V%V"H|2X9L
aJ@bE
从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来看,各民族的密切联系,在革命战争中就建立起来了。历史发展给了我们民族合作的条件;革命运动的发展也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因此“我们是根据中国民族历史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革命的发展,采取了最适当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不采取民族共和国的制度。”
2P!G S%y$Z5?
GnHo&Po)g.m
周恩来还以新疆为例,说明不去强调民族分立而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理由。新疆解放前,有些**分子进行东土耳其斯坦之类的分裂活动,就是被帝国主义利用了的。因此,在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我们就没有赞成采用维吾尔斯坦这个名称。我们认为,新疆不仅有维吾尔一个民族,还有其他12个民族,也不能把13个民族搞成13个斯坦。党和ZF征得新疆方面的同意,决定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帽子”还是戴的维吾尔民族,因为维吾尔族在新疆还是主体民族,占70%以上,其他民族也共同戴这个帽子。至于“新疆”二字,意思是新的土地,没有侵略的意思,和“绥远”二字的意思不同。
\#[$h0w_
+r.v/X)H(Yh}!]h
廖心文说,从今天新疆的情况来看,周恩来的这些思想是很有预见性的,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z([*C-f(aL+S
]Wx4Hxnk h
两个民族自治区的“分”与“合”
&m&r q ^ \*?1`
eB;E)Tw&i&sf:h xk
我国五大自治区中,除了内蒙古自治区是在新中国建国前成立的外,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四大自治区都是新中国建国后成立的。从廖心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到五大自治区的筹备和建立,都浸透着周恩来的智慧与心血,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很有典型意义。
-P
jq:l6eyWnJQ
L@
bP4k)|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筹备开始于1956年。当时,国际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在国内,外国势力正在利用西藏社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事分裂活动。此时处理好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着更特殊的意义。周恩来提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些范例”,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周总理亲自抓的“范例”,就是解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问题。 ,`%g.KT3w@
sd8V*B
o\JLvS
在建立壮族自治区酝酿讨论中出现两种方案:一种是“合的方案”,即把广西全省改建为壮族自治区。另一种方案是“分的方案”,即把广西划分为两部分:仍保留广西省的建制,管辖现在广西省的东部,约占全省面积的3/10;而把现在广西省的西部约占全省面积7/10的壮族聚居地区划出来建立壮族自治区。
W)Sx4XE_E*Q
&uxv#r~
m-U
周恩来赞成“合的方案”。廖心文介绍道,周恩来主张合不主张分,这是适合我国的历史情况和社会环境的。不论是从全国来看,还是从一个省来看,都需要合。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但少数民族地大物博,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扩大农业,都要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都需要把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结合起来。可见,合则双利,分则两害。
I`|/xXJ
|c9X
Z8`m:W
其次,关于民族感情问题。周恩来认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感情,它是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还要存在下去。民族感情有两面性,要加以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把民族感情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不结合起来,不注意民族感情和民族特点,或者过分强调民族感情,都会犯错误。
B*wh5Bh q
\sSlR(C&z
三是关于名称问题。周恩来说,总要使少数民族感觉到是个自治区,不要为保留一个“省”字,把广西各民族人民共同前进的道路阻挡了。
!U{/h](Q"K!iKQx
)W!I'C6x;T
周恩来从政治高度和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解释,有效地统一了大家的思想。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_"K9{xY
hmz|
!jC?.?Mh&z3E$~
而几乎与筹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同一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在筹备中。这个地区的特点与广西不同,采取的是“分的方案”。就是把当时属于甘肃省范围内的原宁夏地区划出去,以此为基础,再划入一些临近地区成立起来的,面积为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72.8万多人,其中回族占1/3以上。
QEfG
V't
+rg
p:e l7L!I'I[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不采取“合的方案”呢?周恩来说,在甘肃成立回族自治区采取分的方案,是因为汉族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历史很久,回族是后来去的,人口比重又不大,历史上回汉之间在这个地区的矛盾很尖锐,所以划出一部分土地另成立一个自治区为好。
A#YY6zO
v
ud@~ M#V
廖心文说,从这两个自治区建立的历史可以看出,包括周恩来在内,我们的党和ZF在处理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I9z'Jp9u.pK
%k2IIm-kEe
促进民族繁荣和社会改革 fH+a*P$g5R[%|_4{
xb!H8wKC_
周恩来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这是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也是我们各民族的共同事业。这个政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削弱被压迫民族的政策是完全不同的,同****统治时期的政策也是不相同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新中国的优越性。
6d"i3nxfS
~0KO;yw}?0M#h
廖心文说,周恩来认为要使民族繁荣,“关键在于社会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民族繁荣”,这些话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今天,尽管改革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只有改革才能带来民族繁荣的思路并没有过时。
Rya!On{
[L eb7F9H2}7_
新中国一成立,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就设置了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门负责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刚刚解放时,让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尽快地了解党的各项政策,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那时技术设备条件很不完备,周恩来就指示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进行宣传。 7D{6j.Z:IkF~
7f.Q2?v `
但是,少数民族同胞当时大多数居住在偏僻的深山老寨、荒芜的大漠草原和边疆地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少和外界沟通。很多家庭也不可能有收音机。中央决定采取直接见面的方式增进相互了解。一是组建中央民族访问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访问;一是组织各地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北京参观。**要求:“上来下去,一年两次。”具体工作落到周恩来头上。 7g`]t-j&@~]'_)M
]zau&[ p3~-A
廖心文介绍道,访问团出发前,周恩来召集他们开会谈了四点要求:第一,要准备受冷淡,因为当时的少数民族不了解新中国。第二,因为历代统治阶级,包括**政权欺压少数民族,欠了少数民族的债,我们接收了整个国家,应该向他们赔不是。第三,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第四,如果同他们发生矛盾,要首先做自我批评。
5LkHF7e;x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