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迷漫 2009-10-8 18:47
如何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当人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其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
K}0n*E A8g
4m ``;ljue2N._x
胃下垂是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体型瘦长,腹肌薄弱,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腹壁松弛者。 这是因为负责固定胃的韧带松弛和腹肌无力,胃壁张力降低,而导致胃的位置较正常的降低的缘故。瘦长体型者因脏器下坠力度相对大,腹壁脂肪含量不够,胃下垂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 ?3C)oE\^.Q)V3|
1y|)eTO
临床证明,胃下垂以女性或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产后或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中年妇女更是多见。
F4j5w5bRk`
f%H
M`o|O0lr
饮食失节所致
a$w'oX~0Z/RK
#g"^&{6W!h$z7z
由于胃下垂使胃蠕动慢和分泌功能降低,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隐痛、饱胀感、厌食、恶心、嗳气、呕吐、呃逆和便秘等。这些症状在餐后或长久站立时加重,卧床则可减轻。长期胃下垂者由于肠胃功能不良,常出现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头重,头晕,易疲劳等症状,使患者饱受肉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
C z)M8FFz/^^@0D
$Jpoh
Ap M
中医认为胃下垂是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使脾胃功能虚弱,营养物质匮乏,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
+v'ZX:V'dK7uL)K
As0oP6Ow'x
不同症状与治疗 多管齐下疗效更好 uE&Q^G*KCR
igD1T+~l)Y
中医治疗胃下垂是采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治则。一般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健脾丸、香砂六君汤、苓桂术甘汤等。此外也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辩证治疗。
?3xM@*{Z
_
@b I&x
①症状:若病人脘闷胁胀,痰多,嗳气频作,或喉中如有物梗塞; 1P)a3[&I_}-}
*hX6@5X;Q w(Nf
治疗: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减,以化痰解郁。 {d N\X'xcl
lYBoP1mE
Pc
②症状:若病人胃脘闷胀痛,稍进食则饱胀不适,呃逆胸闷,嗳腐吐酸; C#]U S7h;W'P
t5U
L2EV8vB
@
治疗:用保和丸、半夏泻心汤加减,以利胆消食。 "M0T(`%Ea g
Ub`,J5J|e
t FkPc]+p:N
③症状:若病人胃脘嘈杂,情志抑郁,咽干口燥,大便秘结,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 mS5Hps|;p5Z
F0B(]io
[ C+aY]
治疗: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以清肝解郁。 1G;^*Dqu%p
i*@w"Z[cR
④症状:若病人表现胃脘胀满,恶心欲呕,嗳苦泛酸,因情志或呃逆或矢气而减轻; rh/h \*eI
(U(PgN o2ic
[
治疗: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和胃。 7x.]-LncE1?{R,c oG
8E,mr[C
⑤症状:若病人上腹痛有定处,拒按欲呕,面色苍黄,体倦乏力,头晕心悸;
RnY
p.P`l g@sp
MbDB(n0{
o)M
治疗: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调肝化淤。
0Es5jfm n
9x-aC,^{!r1B:D
本病除了采用中药辨证治疗,针灸治疗可选:建里、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胃俞等穴位。再辅以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可以取得较满意疗效。
6R g#{$XY4e
H
)bN
oBqN&Pt(X2^Q
调理与预防 n
E0W%n1el"Ql [
c$C%Pn^ ^d6f
①有发病倾向者应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 .d
V2w5zi"j
q-m4C*c:kJ
②高瘦体型者,应选易消化含高脂肪的食品,以促进腹壁脂肪增长。 0X7v!FY4H:NW'G-M/l
E
V!U"j4|0Z4pX,m
③肠胃功能不佳者,为避免病情发展成胃下垂,不宜过度劳累,并少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尤其是跳跃活动及长时间站立。
e/QY?%_2L)s
tA
b9x
E1R;J3i4q;\
④为预防胃下垂,常做腹肌锻炼,如仰卧双腿伸直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也可仰卧双脚作脚踏车动作。 },zSY.c|
s)Y-zcO0y
⑤已患者宜放置胃托以借助外力将胃托高,平时作息时也宜束宽腰带将胃固定。
7o9LN!S2c+V
b] W
Ls}1b
2药膳粥
H"xj.SBH8vO0I
V-^~Uk
R
长期食用药膳粥,也可预防和改善胃下垂所出现的症状。 ;pj7lP-p b
Ym?J
a
·黄芪粥 :黄芪30g,淮山10g,和米适量煮粥。 ;Y.e6iqrs;He
i U ki
~;T"FcmU
·党参粥 :党参10g,茯苓10g,淮山10g,和米适量煮粥。 7E'M{8haae.Bl
J1liC)LL1B
胃下垂乃难治之症,若能中药治疗、饮食调养,再加以体育锻炼和生活起居的调适,多管齐下,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