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旅游世界》香巴拉背后的秘密

阿原 2010-2-3 15:59

《旅游世界》香巴拉背后的秘密

近来坛子里好象很冷清哦,是不是大家都忙着过年啦?em29 2A:x}9| p
r,|%I N:XQ Fgqb|t
贴篇刚收到的杂志图文,请各位野的们拍砖:)
;X_R5F*W.Xn@2D
P3Z\U O*s1CLu1{}*m.j 怒江峡谷
aB w'a k)S"K5R J 香巴拉背后的秘密]E7Q$h(er1rK,?
文/《旅游世界》杂志社 李敏 张强3RGTN9es
图/阿原'fAys j

-Vt#Cc Y YYo [attach]39171[/attach]

阿原 2010-2-3 15:59

香巴拉又名“香格里拉”,传说是藏传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传说已经不可求证,但在中国西南地区却隐约可见香巴拉的影子——川滇藏三地接壤之处被誉为大香格里拉地区,所有到过此地的人都认为,这里即使不是传说中的香巴拉,也应该是最接近于香巴拉的所在。正因如此,这里成为经典的旅游目的地,丽江、中甸(2001年更名为香格里拉)、稻城、亚丁、丹巴等地也随之被人们所熟悉、向往。
[ ?!s"~W(x(a^;A C|5v'GYW
[attach]39172[/attach]

阿原 2010-2-3 16:00

从丽江西行百余公里,便可看到,在澜沧江的西岸一列南北走向的雪山挡住了去路。这座山名为碧罗雪山,是香巴拉的西部边界。两条大江夹山而行,东为澜沧江,西为怒江。翻过雪山将进入另一个世界——怒江峡谷。
8Sewz\w|h s-|5m H#b%O5J!r2z
[attach]39173[/attach]

阿原 2010-2-3 16:00

怒江峡谷没有香巴拉的耀眼光环。但若真正进入这片狭窄的河谷,它所制造的震撼、惊喜并不比一山之隔的香格里拉少。可惜很多人一入香格里拉便无法再跨一步,到达它身后的另一个世界——那里有另一种美丽,随怒江之水缓缓而行。
9Y?Y c4~/Y ~?!`4m0}sUK,JdD
[attach]39174[/attach]

阿原 2010-2-3 16:01

一、二探怒江

2009年大年初五黄昏,阿原站在六库的怒江边上出神。他面前不远处有一些傈僳族人正在岸边的温泉中洗浴,在更远处的一块坡地上五颜六色的简陋帐篷挤在一起,那里是他们的临时部落。正是晚饭时分,炊烟从每个帐篷前升起汇聚到部落上空,然后飘散在怒江峡谷中。
5J T[8fy6y"I m&iT'P#ty'\
[attach]39175[/attach]
(jGs/XX(Xeo
g(r k-L'Q [[i] 本帖最后由 阿原 于 2010-2-3 16:05 编辑 [/i]]

阿原 2010-2-3 16:01

他有些失望,虽然尽量提前赶来,仍然错过了澡堂会的**部分。继而他又感到欣慰,没有庆祝仪式、表演与游客,眼前的景象更接近于澡堂会的原貌,也更接近于傈僳人的传统。
L:d{\O"jT5[u
l EiDjA;J Q4C*C [attach]39176[/attach]

阿原 2010-2-3 16:02

这是阿原第二次进入怒江峡谷,第一次是六年之前。当时他还没有迷上摄影,到怒江纯是为了看朋友。但是从怒江回来后,他就日夜渴望着再去一趟。在昆明陪父母过完大年初一后,年初二他便驱车再次踏上怒江之旅。
1IrtTs/G\*d
!~)nl W)b4a*K#uP(GY 路上在腾冲耽搁了两日,年初五当天,他不得不驾驶着车子在腾冲与六库间的山路上左冲右突。澡堂会将在当天下午五点结束,他不想错过这场特殊的节日。
(H3k _i"fH a3jXe f.P:u Z
先爬山,再走沿江公路,这条路很难快起来。翻越高黎贡山用了一个半小时,沿途有辑毒关卡,而且路上不时有牛羊出现,平均车速只有三四十公里每小时。将要到达六库时,突然从路旁跳出来一条赤膊大汉,拦住车子要收“买路钱”。幸好有附近的村民过来将其拦腰抱开,他才乘机落荒而逃。h4jE[\.^
v,s)KiXn~HV
[attach]39177[/attach]

阿原 2010-2-3 16:02

从六库到澡堂会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汽车在暮色中缓缓接近温泉所在的位置。突然,一位打水的少女出现在车窗外,阿原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地。做为旅游项目的澡堂会确实结束了,但傈僳族人并没有离去,他们还在温泉中继续沐浴。#l7\+z+I7b&j8I |

/vF{K7lIz8G 澡堂会的准确称呼应是“春浴节”。每年农历正月,怒江峡谷的傈僳族人聚集到江边的温泉里洗浴。他们带着干粮,在温泉边搭起帐篷,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每天都要洗个七八次。一般情况下,男人洗时,女人做饭;女人洗时,男人则钻进山林中拾柴打猎。一家人在温泉边上分工明确,幕天席地,其乐融融。
/ugp/w'\@#B1B u
Ra8?(y m)] 阿原端着相机在帐篷间穿行,傈僳族人家热情地邀请他共进晚餐。天色已晚,还要赶回六库住宿,他只好拒绝掉所有的邀请,匆匆拍了些照片后便离开。8x,~!rPS(v H@
wx,\IM'r]3U
春节还没过完,晚上的六库街面比较冷清,大部分店铺都关着门,只有一位从大理来的白族大婶还在做烧烤。在她的摊前坐下,手抓着一瓶啤酒,阿原想起了六年前的那次怒江之行:当时与自己喝同心酒的那位傈僳族姑娘,如今身在何处呢……"g1zz:N2P R!|#Y
2A3QP~:`/f2m
[attach]39178[/attach]9Y WN3PtpI|0Q,~U
&SE$S#[ W
[[i] 本帖最后由 阿原 于 2010-2-3 16:26 编辑 [/i]]

阿原 2010-2-3 16:04

二、丁大妈的铁门

为了拍到峡谷的日出,阿原第二天起床非常早。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很莽撞的想法,峡谷中的太阳都喜欢迟到,有些地方等看到太阳恐怕都已中午了。
%` zb7Rt-AA)}j
R*~ BK%?`Q | 沿怒江北上,右侧为横断山脉的碧罗雪山和梅里雪山,翻过山即为香格里拉。据闻,从怒江到香格里拉的翻山公路已经规划,等公路打通后将形成“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维西-怒江峡谷”这样一个交通环线。那时车子的速度或许会提上来,香格里拉与怒江峡谷间的来往也会大大方便。
b*~^ P1B0s0X
uU M6t$X 不过,阿原宁愿车子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爬山,也不愿意看到大量旅游人群涌入怒江峡谷。[/v Vn"Y
R$gPv,@#}m/~x8Df1w:m
[attach]39179[/attach]

阿原 2010-2-3 16:05

车子在峡谷中缓慢爬行,经六库、福贡到贡山约270公里的沿江公路,几乎走了整整一天。到达贡山后有两条路可选,一是继续沿怒江前行45公里抵达丙中洛,那里有非常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或者左行约60公里到独龙江,那里生活着更具神秘色彩的独龙族。去独龙江的路面状况非常糟糕,除了越野,其它小车根本进不去。对独龙江的好奇只能留待以后解决,阿原把车子开上了丙中洛的方向。8Y5G)u$q w"cZ%v

W9BsBX 下午5点,阿原抵达了传说中的丙中洛。丙中洛的怒江第一湾早已名声在外,几乎成了怒江的代名词。但要说风景,它与山那面的香格里拉、川西坝子相去甚远。e iU qrU D$h

qBkN0~z,T [attach]39180[/attach]

阿原 2010-2-3 16:06

阿原在六库的酒店里曾看过路书,书中介绍,重丁村有户丁大妈,那是每头“驴子”行走怒江峡谷的落脚处。丁大妈一家人分属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很难想象一个有6种风俗的家庭是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1e#F|1i'\J8o ;luDt"AR
重丁村离丙中洛有3公里的下坡路,只有40几户人家、150多口人 ,海拔1700米。当车子停在丁大妈家门前时,阿原大大地吃了一惊。院里的土地被水泥硬化了,两排房子盖得像公寓,住宿价格也不便宜(标间100元、单间50元),门口的大铁门是村里唯一的一道铁门。重丁村至今保持着路不遗拾、夜不闭户的纯朴民风,丁大妈的铁门所为何用,这令阿原十分费解。zR`*VM(wG!h

)CU(p5m] 丁大妈的对面是一户余姓人家的客栈,屋舍古朴,20元一晚,搭伙10元。伙食中有当地特有的石板粑粑,客栈的房门从来不关,小木窗可任意开闭。空荡荡的客栈里住着来自美国的大田和菲律宾的肯尼两人。
Ec5RrNKLk
R ]^#AM Eg5~ [attach]39181[/attach](T(UfyM@zhn

e?Onwy1K [attach]39182[/attach]

阿原 2010-2-3 16:08

让他没料到的是,余家11口人也由4个少数民族构成:余家为怒族,老大阿普的妻子是独龙族,老二阿登的丈夫是白族,老三阿娜的丈夫是傈僳族。
!XUm+oE 9nx [Bc7d'],X
[attach]39183[/attach]"x8xY/n;| }G_K
S+DZ"{4z]3^
[attach]39184[/attach]

阿原 2010-2-3 16:09

丙中洛地区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交往中,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比较常见。晚饭后,余家人围着火塘跳起了藏区常见的锅庄舞。阿原发现,余家人中并没有藏族,但孩子们却都穿藏服。在随后的旅行中他也发现,藏族服装在当地少数民族中颇受欢迎,原因可能是藏族服装相对于其他民族的服装而言,更加艳丽、悦目。
O$z}"Ev` fT.y O h4L K(WAT ?%r$E2U
[attach]39185[/attach];E|s.H,J }l |~G upW
5~(T'kW-JFC
[attach]39186[/attach]

阿原 2010-2-3 16:10

三、路边敬礼的孩子

在重丁村住下后,阿原仍旧计划着拍摄峡谷的日出。早上赶到丙中洛观景台,却发现山顶浓云密布,拍摄条件非常糟糕。他干脆停下来等待浓云散去,一个多小时后方才兴尽而归。回到村子,他又意外地遇到了几位比他先期到达的驴友:广东的小陈夫妇和TW的小王。四人相约一起徒步至秋那桶。
Sq1RY R-h O*} Vc[ Q@;nq/c
    小陈是河南南阳人,她丈夫小刘是昆明人,两人在广东相识成家。小陈是头活跃的驴子,而小刘则妇唱夫随跟着她四处奔波。小王来自TW,本在东莞一家制衣厂做管理,后因全球金融危机工厂关门。失业后他没有回TW,而是一直云南转悠,每到一个地方便住下来呆一段时间。当阿原离开怒江时,他还在六库休息。
l{%V,HF eO"^ 'L2~:L o"u/zC
[attach]39187[/attach]

阿原 2010-2-3 16:13

虽然是第二次到怒江,阿原对怒江的了解并不比第一次多。到怒江后,他一直与一名惯走怒江峡谷的驴友保持着紧密联系。那位驴友告诉他,到达重丁后无论如何要去一趟秋那桶。秋那桶是怒江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寨子,继续北上,前面不远处就是西藏。/eX&`V#q7X
w;]({TT4s3`
[attach]39188[/attach]
PW'P q/Q#lU
7HJF4l["n [attach]39189[/attach]

阿原 2010-2-3 16:14

那天正好是周日。当天早上,就在四人从重丁村出发前往秋那桶的同时,村里的信徒们也从家中出发,赶赴不同的地点去追寻自己的信仰。丙中洛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既有从西方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有源自各民族文化的原始宗教,还有藏传佛教等宗教。在一个家庭中,由于民族的不同,家人间的宗教信仰也各有所属。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存在如此多的宗教类型,每种信仰之间还能和谐共处,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0Dy M |%je
!u6{sP} y
[attach]39190[/attach]
0zb;j` Y6]pQP
;J_#{2pgnOh [attach]39191[/attach]

阿原 2010-2-3 16:17

从重丁去秋那桶要途经石门关、茶马古道、五里村、尼丹打。一路走过去,几乎每个村寨都是一处世外桃源。而当经过尼丹打时候,当地纯朴的民风更让久居沿海地区的阿原感慨万千。ro5Ax\"l3l
iXlWcFC'f
[attach]39192[/attach]
v#Bk}K-Xi
9E4~2xewL1H [attach]39193[/attach]

阿原 2010-2-3 16:18

尼丹打是怒江边上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村寨。村子不仅小,而且周围的风景也毫不惹人注意。当阿原四人从村边匆匆而过的时候,路上遇到的孩子会停下来向他们行少先队队礼。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这使四人深受感动。由于交通极其闭塞,尼丹打也并非旅游之地,所以这里的村民还处在贫困线下。每当看到路边的孩子在敬礼,阿原总有上去拥抱他们的冲动。看着他们灿烂无暇的笑容,他希望当地人能够尽快富裕起来,同时也还能保持着那份天然的纯朴!
.` n/o7l~5|g"@0P
Q M.a4iW#zM]Y [attach]39194[/attach]

阿原 2010-2-3 16:19

四、四声部“神曲”

在到达秋那桶之前,已经有位上海的驴友卡卡来到了这里。上海MM卡卡和同伴一起来到怒江,结果同伴没了力气,她便自己背着四个篮球爬上山,给秋那桶的孩子送来了迟到的新年礼物。返回时卡卡也加入到队伍当中,五个人塞一辆车,由丙中洛回到了怒江峡谷中段的匹河。从这里上山有两个地方可去,一是老姆登教堂,另一个是“废都”知子罗。
vT/RH9OId
R!Htb5~i [attach]39195[/attach]

阿原 2010-2-3 16:19

老姆登附近住着几十户人家,有驴友们比较熟悉的“姐妹花”客栈,小陈夫妇和卡卡都曾经在客栈落脚。这里的人大多信基督教,去的那天正好碰上西南财大的神学社过来搞活动,四个人很幸运地吃到了圣餐。H~.J0P _-Y)J1^

%l}PU,ZU8NS [attach]39196[/attach]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旅游世界》香巴拉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