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然 2011-4-11 20:01
艺术品股票热钱在涌动
天津文交所模式:两个月催生900%涨幅g:Tu C}0@|8~b
2011年的春初,天津,五大道。#ep6M1L8T
gj5qp6PL
这个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叉口以西的长方形地段入住了一个新客: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下称"天津文交所")。d"m]2a'HD9K
赛顿中心第九层所入驻的,并非是这个写字楼中一家普普通通的企业。事实上,它有点像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功能。
"F0Oh OPM0m(jG
一个前台,一个保安,三两个咨询顾问以及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穿梭于不透明的隔间里,"再过几天又一批艺术品上市交易,大伙都忙着草拟文件",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偶尔,几位踟蹰于开户的市民驻足交易屏幕前,看着如同A股市场般的涨跌,咬唇,沉思。%Y@7?u4I"y[G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pD8H+h)|-Mx
那些曾经在艺术苦海中挣扎的艺术家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上市艺术品"的大股东;那些曾经抱怨艺术品研究无门的机构转眼间成为发行代理商……每一个活跃在艺术品交易中的人或者机构都能在资本市场中一一对应。
T{W8A~3p4l
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艺术品。虽然它不是生产者、不带来利润、不创造价值,但在此间,它们却是交易的标的,俨然是既能带来利润、又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者,成了热钱的乌托邦。5S#d'tCc*\FL
热钱在涌入:tU:bK+u7N:SQ8V
这样的情形在A股市场会被拿下:
*W"Q o@7N4Ld7S
上市之后连续4日涨停;日涨幅高达15%;从1月26日上市至今,累计最高涨幅为900%……
Y0M5k&x@J r
它不在证监会的监管之内,它说的上市并非在A股市场,甚至和股市毫无瓜葛。
\XK6ZjB
这两幅名为《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下称"黄河咆哮")和《燕塞秋》的国画,2011年1月26日,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发行。该所市场中心负责人王先生称"(我们)这里受天津市政府直接监管,艺术品股票的每日异动也会上报市府备案。"因为非上市而事实情形却如上市,媒体称之为"艺术品股票"。
%S\I
j9b`OeB&^
已故津派画家白庚延创作的《黄河咆哮》及《燕塞秋》作为该所"上市"的第一批作品。p@am7P1h:a&E
自上市之日起至3月8日,《黄河咆哮》与《燕塞秋》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800%,其上市发行时都具有45.524%和47.135%中签率。X`+y[i1c
800%的涨幅指引着第二批"艺术品新股"的疯抢。3月1日,天津文交所公布的8只"艺术品新股"中签率分别从2.251%到3.048%不等。按照发行5300万份,每份1元,平均中签率2.5%来计算,约有21个亿成为此次申购的资金池,以同样的逻辑推算,第一波申购资金池仅为2000多万。G`$LE0G#bb(J/~q
从2000万到17亿的资金集聚,只用了一个月。2t5f#y'r4U#`sz:V
看着这个庞大的数字,天津文交所也被雷到了,3月7日,记者造访该所的同一天,所里对非上市首日艺术品日价格最高涨幅比例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5%下调为10%,对此,该所做出的解释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利益。"过山车般的涨幅,骤然下降的中签率,涨跌幅的限制……一幕一幕在上市交易不到2个月的天津文交所上演。^`4?'~!J
在尚未成形的艺术品证券化市场中,天津文交所基本上是"上证"和"深证"模式的翻版。它迅速穿上了领跑衫,跑在了艺术品交易长跑队伍的最前方。
O}?{d
天津文交所几乎启蒙了所有知道它的人的艺术品投资意识。M @T&MY'X e M)c
一位员工称,这段时间,每日的开户数超过300人,客服连一口水都喝不上,一线人员加班到九十点是家常便饭,每天要不断告诉来访者什么是艺术品交易,告诉别人"艺术品股票"和"上市公司股票"的区别……a4X.JU#Gsk})^s
同一时期,能相提并论的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文交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交所)。但是与天津文交所打出的每份1元亲民价相比,上海和深圳1000至10000元不等的份额价格确实加大了投资的门槛。
}4U6{w;~d0^
蹒跚的奔跑HTX)Q2[p4@!Nu
金融是个怪东西。^4N
e,at;QQ
YM
18世纪中叶的欧洲,金融融合了农业,农业机械化出现;19世纪的欧美,金融融合了工业,工业革命爆发;20世纪末的世界,金融融合了信息产业,全球充满了信息……wsWT)d2zx
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是,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找到金融作为突破口,发展也会异常艰难。那么艺术也不例外。U/x/kL
X7I8h
2010年4月9日,中宣部、银监会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这份文件直接指出了新兴文化的"市场前景广阔",成为艺术品金融市场启幕的指令。
\;]&t
J%ik3z
天津以成立文交所的方式进行着回应,更对"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入文化业态"进行了诠释,并将注册地设在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在这里还有中国商务港、美国博龙基金、天津道合金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像滨海新区的一味作料,渴望在这里找到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感觉。
U d\1M.W
据了解,文交所不仅是入住,更与该金融区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
k(y)C,qrKM#w3J
^
有人说,这是文交所大胆;也有人说,这是艺术与资本对接的趋势使然。3M?!^'s|S
在中国,看到这个趋势的时间是在2003年。东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国际")董事长吴淳率先提出"收藏金融化"观点,之后陆续出现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与艺术机构联姻设立艺术品基金公司,开展艺术品的投资银行业务。
6i#jZ
LB-?
最典型的民生银行,2007年8月推出"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拔了中国艺术基金的头筹,即便是穿越金融危机的海啸,两年后的到期收益率仍达到25.5%。
}IIRW%BQ(Xd
从那时起,艺术家穷困潦倒的年代就已经成为过去时,艺术和资本对接的现实,让艺术家和投资人的财富如滚雪球般地增长。
#H:T5^F+{:Sl
吴淳说到当初提出的观点,对记者表示,"(文化艺术)交易所的出现是艺术金融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这样的好处就是:艺术家能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变现的机会,而投资人能在炒房炒股之余找到资金的另一个出口。
Uy#R5y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