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Y7 w# `! k1 r6 p) E, F) w 这个算是有所本的。在清朝时,官员一样是有升降级的。而当时的官员最害怕的,除了杀头与革职永不续用之外,就是真正的降级了。如果阁下是一品大员的话,犯了错直接降3J调用,就成了从二品的级别,是要再次自这个级别向上爬才可以的。总之一句话,级别就是一切。2 d( Q6 z5 t h( D
; a! ?2 D- l: m! g/ q9 h9 a: G + Z7 T6 s8 f& o$ \. F' D 出事的时候用级别与待遇作为保温箱,外面温度适宜了,涉事官员马上就可以用这个作蹦床重新跳出来。这样的惩罚官员方式,要是有人真的怕,才是活见鬼的事。而且估计同罪同罚的人也不会甘心:那位铁嘴钢牙的关克先生由于级别未到,就没这么好运了,从此消失于茫茫人海。厦门越野联盟6 g7 H& X$ K- n" ^8 i$ W
厦门越野联盟8 R) E) V. P; L3 y$ C8 ^5 p" y
! L0 q6 h* S( K/ ]8 V7 _
所谓吏治澄清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段,行政透明、舆论监督、赏罚有度三者就足够了。其他两项暂不评论,如果这个赏罚有度遭遇级别、待遇这个保温箱兼蹦床的话,基本就是形同虚设了。不改变这种状态,所谓问责制也好、负责制也罢,都不过是面子功夫。 ! M$ @# C% R0 D7 A: r8 Q h d* F% B' L/ O( z5 |+ s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