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风云起兮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我以为是不可完美的人生,不可终善的人性,以及不可取代的张国荣。“虞姬”才是整部片子和导演暗赋的隐喻和意图。
--------------------------题记
殇虞姬痛霸王 :剧中的程碟衣仍是自始至终都在应验那句“你不疯魔不为活”的话,包括十一年后与段小娄的最后登台,才最终收了心。但只替他(她)遗憾与欣然的是,最终他(她)没有倒在段小娄(霸王)的怀中。
??
程碟衣、虞姬(张国荣)?从段小娄说出那句"你不疯魔不为活"的话起,你就注定是曲高和寡的异数,你的命运又何止是楚霸王与虞姬的爱痛恨别,历史的宿命又岂是今天才看清的。
??
??程碟衣、段小娄、菊仙、袁四爷、戏班师傅和临近末场触足的小四,何止是时代的悲剧,更应是人性铸创的悲剧而挂以时代颠覆之名。陈凯歌的失误,错失处令我惋痛,尤其是末场最后几段剧情与情节的安排与处理,简直是冷心忍意到不可谅解的地步。将那样深的失绝与暗伤换作悯挽,是对理想主义与人性的极致置疑。是挑衅、是必然还是有意,或全是凭他于不失大局中权全如是,个人审美意识、思想,情感、观念上差异化的存心安排?从影片看,倒是程碟衣与菊仙至终可算得异曲同工的知已。而段小娄,一路跌跌撞撞守到最后的一世英名,全都化在那随火燃尽的京剧帛物中,随着他最后崩溃的防线不一而终。
????
袁四爷(葛优饰)
??
片中有几处点晴之笔,可惜都被导演惜时如金的点将过去,以至削弱了人物由形象到内真的理想过渡,在恰如其分的空间运念上失了丰满与艺术张力。比如:袁四爷和日本人青木,都带了几分错笔。尤其是袁四爷和楚霸王之间的走笔,细腻转折有度,可以深入简出也可粗制滥造,但气神必要是凝聚的。对京剧楚霸王一角情有衷意的袁四爷与后来为程碟衣在法庭上作证的袁四爷,及至文化大革命中成为历史舞台丑角的袁四爷,导演在并不明晰的角色界定中走向更深化的理想之殇。
菊仙(巩莉饰)
??巩莉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只是我在片中菊仙的身上意外捕捉到,她在张艺谋《红高梁》中的影子,一种典型北方女子的人格气质和魅力,这与乡土并无关系,这种气质融到她后期的作品,就渐渐的变成了一种独特而又自然的精气,一种东方式的超然之气,揉和了北方人高亢辽亮的开阔及片京子的味道,一种从容大气一种精致无华。只是菊仙的全部悲剧,只用了段小娄的一句话结束“我不爱她……”,段小娄说出这句话时,已跳脱了时代背景的压迫与人性之议。剧情上虽无至爱可言却情深胄模馐蔷障傻母星榱⒔诺悖?彩撬?谋?纭?角色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她决然不顾,从火中抢起段小娄扔掉的霸王剑,这一举止对于她已然是伏笔式的哀叹,是导演是时代赋予的命定之数。最不可言说的是她将霸王剑放在程碟衣面前,两次回头欲言终无语的近镜头,几乎使人心如膏肓。
??
段小娄(张丰毅饰)
??段小娄是个复数还是单数,令人不寒而怵的揪心,从小石头到几次唤程碟衣的小名“小豆子”的段小娄,都在说明戏剧性的变化,暗示着人物与人物之间在迂回中的不可通透。即出演霸王的段小娄(虽然在片中京剧一角的霸王并未做为主线)却已显得太过单薄,至少与袁四爷不可并提。最后,他已不再是负了菊仙、负了碟衣,同时更是负了虞姬负了历史。他的悲剧是时代在他身上烙下的最深一笔,也是整部片子的悲剧性潜伏。
??
程碟衣(张国荣饰)
??
??程碟衣,是我最不敢也不忍提笔的角色,我不知该从哪个角度来看他(她),是影片中的程碟衣?还是京剧中的虞姬?还是生活色调更重些的张国荣?只是,此后我对他,不论是影片中还是戏剧中或及真实生活中的他,有了更深的意会和理解。 片中前一段剧情中,程母为其断指和在他出逃戏班又复归时遭班规严惩的几幕戏,是对他后来性情上狂突与含默的引渡,剧中几句戏词对角色的心理暗衬也是经典所在,更如“我年方二八,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男儿身)(女娇娥),而非(女娇娥)(男儿身)……”均是对人物从心理和性情离定上的深释。张国荣的演技,已非角色中角色的拿捏到位,他演的虞姬与程碟衣,是不同的两个人精神上则是相同的一个人,碟衣与虞姬,是灵神相通的相依相存。因此,也奠定了程碟衣对段小数爱忧不明的感情,片中几次他分别为段小娄和袁四爷化霸王妆,在细节处的得心之处,意已说明,只有虞姬才能为霸王描化出最具霸气和意满的霸王之像;也只有虞姬可以知解霸王的心思与深意。只可惜,历史背后,谁才是虞姬(碟衣)的真霸王,才能配那把锐气与情性至高的霸王剑,段小娄不是,袁四爷不是……所以,虞姬最终只有血吻霸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