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48) 评论(25) 发表时间:2008年12月21日 11时21分
$ o, G8 u0 Q# V1 H本文地址:
http://qzone.qq.com/blog/622007907-1229829718 5 K8 I- R% p/ V6 A* ]
) Z% j- Z$ q D3 N g本文标签: 供求 年龄段 经济学 女性 市场
6 @9 `- d4 p% p# R 厦门越野联盟6 a4 y$ m. b! _. B* q! } N7 k
厦门越野联盟 p }2 W! e7 R/ t
文/端宏斌
3 ]4 D5 i) c6 E; d
: M/ ?$ V! L; D& ` @# Z5 K& J 老端注:一直以来经济学类文章都是男人写给男人看的,而这些文章女同胞可能都会感觉距离自己实在太遥远了些,因此多数都提不起兴趣,外加多数经济学类文章都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因此更是令人避而远之。从本文开始老端将撰写一系列适合女性阅读的经济学普及文章,就女性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当然男生们也是一样可以看,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好的建议以及有趣的题材,谢谢。
. _- P' q2 [, k& I9 w( V+ c; a . J! t9 S; v G
————————————————————————————
$ }3 g `; {# W6 n2 K* J) c
9 \4 O9 K; f/ p0 o 中国有句古话说,只有娶不到媳妇的汉子,没有嫁不出的闺女。可是我们现在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剩女”,特别是在各类大型相亲会上,男女比例更是严重失调,以至于很多主办者为了拉到更多男性参加而费尽脑筋,在婚姻市场上似乎女性们都急得是团团转,而男性们则在一旁看热闹。关于这类针对“大龄剩女”的分析,以前老端也写了不少相关文章,但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多数分析都流于表面,幸好现在我有了更多的数据,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更深入的剖析了。
- B3 O/ l2 C P) L( A! @ 4 Y# @: X; }/ \# q
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就是四个字:供求关系。有一则经济学笑话说,如果一只鹦鹉懂得说供求关系,那么它就是一个经济学家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婚姻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朋友胡海先生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找了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年龄)调查表,这张表很能说明问题。
f* e- g3 K7 D5 [3 I+ H3 y厦门越野联盟 / [) s1 T# J6 M+ ?
[1]200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0907%
# L3 @3 z: K/ V& y www.xmjeep.com4 S* s& A* d( `8 S
从图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在中国,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人口数量,男人比女人多了2.71%,这个结论并不令人感到吃惊。而超过70岁以上年龄段中,女性人口开始远远多于男性,这个也不令人吃惊。但最令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在22-46(由于调查是2006年做出的,因此我们需要在该数字上自动加2)这个年龄段中,女性人口比例是超过男性的,极端数据出现在27-31这个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比男性多出了6.21%。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大龄剩女频发的阶段。
+ E6 `$ z) p: T8 ~- bwww.xmjeep.com
' M, `; `0 I ^0 K6 y0 a; ? 我们暂且不用去指责女性择偶要求过高、选择面过窄等等原因,即使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抽屉原理来看问题,照样会有超过6%的女人找不到男人,如果她还打算找一个符合自身预期的老公的话,那么至少会有超过20%的女性是“注定”没办法结婚的。之所以要在注定两个字上加双引号,是为了想说明,这是市场的基本面,谁都不能和基本面因素对抗。所有诸如打扮得漂亮一点、装得纯真可爱一点、弄个双眼皮隆个胸之类的,都只是技术手段,是不可能改变基本面的。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唯一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在年纪尚轻的时候赶快把自己给嫁掉,拖的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要知道在婚姻问题上,时间因素是站在女性的对立面上的。用股票术语来说那就是,如果在高位不出货,那你就不得不忍受低位割肉的痛苦了,这同股票最大的区别在于,股票套牢了还可以捂一捂,等待下一波行情,而人的青春是一次性的,没有重新启动的功能。那些不幸被挤出去的女性很多都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女性,因为她们对婚姻的预期也比较高,结果就错失了一个个出货的机会。
www.xmjeep.com, D [! Q4 e; r* B2 K7 M! j
5 e8 C/ S' w; L1 l) O 个人预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27-31年龄段的女性中会有大量的“割肉盘 ”蜂拥而出,主要是因为再不割肉不行了,虽然很多人会自我安慰说,“其实单身一人也挺好的”,但这毕竟不符合人类的本性,特别是多数女人都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男人们如果不太在意对方年龄的话,倒是可以择机逢低入场了。但是难道这些女性只能这么被动吗?那也不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 v; n6 u8 d R2 h
* L3 g* Z7 ]/ ~, n 目前中国的离婚率正在逐年上升,以上海为例,最近其离婚率已经上升到超过30%的地步了。任何数据在我们接受它之前,都要先了解一下它是怎么产生的,本文谈的离婚率是指用全年登记离婚人数除以全年登记结婚人数得出的百分比。这意味着,每三对结婚的,就对应着一对离婚的。既然不少女性被挤出了婚姻的“一级市场”,那么可以参与“二级市场”博弈啊。俗话说,离婚一次的男人是个宝,离婚两次的男人是根草。女人们可以去二级市场上淘宝嘛,离过婚的男人有时候反而会更成熟些。当然,如果某男打算和你结他的第N次婚,那就得小心了,这路人既不属于一级市场,也不属于二级市场,而是属于三板市场。
; W( P% [6 Y- \; {+ z 厦门越野联盟% }$ |* k* R4 B5 U) @* I" W
还有一些女人喜欢剑走偏锋,她们既做不了一级市场,又不想等二级市场,她们做的我戏称之为“一级半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小三”现象。目前网上关于小三的讨论铺天盖地,特别是在一些女性论坛。基本面上的原因我们已经谈过了,在女多男少的大背景之下,必定会有不少女性给挤出去,既然她们不甘心如此,那么就选择去撬别人的生意吧。但问题是一级半市场风险巨大,这里大约只适合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人。
. [, y3 ?0 v; f, `+ k
' h! J$ ?: b! _* E厦门越野联盟 让我们重新回到这张图上来,女多男少的情况在22岁以下人士中突然转变了,极端情况出现在7-11岁的年龄段中,此时男人竟然比女人多出了23%。如果这个数据是真实的话,那么未来10年之后中国将面临着严重的“光棍”现象,如此数量众多的光棍足以影响中国的社会稳定。好在十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将比现在至少翻一番,如果以美元计算那就远不止翻一倍了。到时候中国完全可以采取进口新娘政策,例如从周边国家朝鲜、越南、缅甸甚至是印度进口老婆。韩国现在就是这个状况,据说有些地方(主要是农村)40%的韩国男人其老婆是越南人。这样一来,我们就把男多女少的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了。
% X' k% f' H* W7 J b2 ~www.xmjeep.com
; _7 M. |9 w/ F% z: V I: `4 a& ?/ Q厦门越野联盟 顺便我们也证明了一件事,有不少学者担心说中国很快就会“未富先老”,很快人口就会老龄化,这种担心是典型的“学者式瞎猜”。如果中国确实能够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十年,那么中国市场蕴含的机遇将远远多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届时全世界的青年人才都会跑来中国寻找机会。中国同时是难得的一个几乎不存在种族歧视、宗教偏见、种姓矛盾、意识形态隔阂的国家,不管你是什么颜色皮肤、信仰什么宗教,都可以来当新中国人嘛。扯远了,回到主题。
# G; O9 f- g) Z4 m. c( m0 i
; d4 A- H! `* b! B" l 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实 22岁以下年龄段男性数量飙升的原因很复杂,甚至可以说在这个年龄段中统计数据已经严重失真了。道理很简单,大约就在20年前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史无前例的 “打工热潮”,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小品,由黄宏和宋丹丹演的《超生游击队》就反映了这一背景,外出打工的人如果生了女孩,不少人就不报户口了,生了男孩他才会选择报户口。这结果就是,其实还有很多统计外的女孩子。不过即使算上这个因素,个人认为男多女少的总体形势依然没有变化。
' f# k0 t, e4 M: u
) k" y1 c* T) B5 @* E% P7 D 最后,让我们再考虑一个理想状况。假设中国有朝一日在每一个年龄段之上,男女比例都是1比1,那么情况会有些什么改变吗?答案是,不会有很大变化,至少在大城市仍然是女多男少,如何来理解呢。
* C3 w2 B0 {; S7 f5 _' u9 F$ U
/ y& u T; A% H$ I, Y4 d3 qwww.xmjeep.com 我们都知道,女找男向上看,男找女正相反。《围城》里方老爷子说:嫁女一定要嫁胜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因为这类婚姻才相对稳固。这结果就是,女人会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从小城镇流动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流动到大城市,最后从大城市流动到特大型城市。因此在诸如上海、北京和深圳之类的城市中,女性的比例还是会超过男性。当然,我这里所指的是能够定居下来的比例,而不仅仅是所谓的流动人口。造成的结果就是,农村里女性数量严重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买卖婚姻现象发生的根源。据说在某些地方,一个新娘的价格大约是5-8万元(缅甸来的可以打五折),由此也应运而生了一个庞大的骗婚产业。不少农民到处借债,买了个挺漂亮的“便宜”老婆回家,不久之后老婆就逃跑了,弄得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