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载] 中国经济两三年内能恢复原状吗

中国经济两三年内能恢复原状吗

阅读(8696) 评论(37) 发表时间:2008年12月22日 09时44分 9 U. z( T% V2 p; E$ l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153678152-1229910299 厦门越野联盟3 c) `! h7 y- [/ G* M* d, y

7 c( J; b+ W+ n本文标签: 原状 内能 小妞 金融 经济
* |. h+ W/ ~  n厦门越野联盟本文已被推荐到腾讯博客, 点击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1 e  f- x' U+ {( D
- T  r- P$ ^! J0 m5 i

2 N; |' t$ Z/ m3 w+ j) n9 q/ |( N/ e) N  r
   刘彦伟/文
- \/ E2 t! i- ]+ L  @! H0 g  很久没更新了,今天上空间一看,有网友“五月花”提醒我好久不更新了,有网友“北京小妞”想听听我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谢谢两位朋友的关注,可现在依然没有时间认真写篇文章,只能大概其的回答一下北京小妞的问题。 4 D- z. n% k& p. w3 L
  “现在外传中国的经济要过两三年才能恢复原状.也有些说明年下半年就能好转,当然希望能快点过去。想听听你的看法。”——北京小妞 / f7 Q0 F9 E2 M! A/ M
  我的回答: 3 K' w! ]6 o3 Z) _# |! D
  “中国经济两三年恢复原状”,不知道持这种说法的人依据是什么,未来不可预测,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任何可能都是有的,但依我掌握的情况看,“中国经济两三年恢复原状”(即恢复到10%左右的增长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_5 _6 ]9 z: x5 i! H& ?厦门越野联盟  说实话,今年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出问题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该来的终于来了”。从中国2001年加入WTO到现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几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10%的增长率,“神州一派繁荣景象”,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这种增长模式有明显的隐患,因而注定不可持续,只不过说不准泡泡将在何时破灭,但事实上,也有人几年前就精确的预测了最可能在2009年。只是,这就好比股市一样,在上了4000点时,清醒的人都知道那是很大的泡沫了,但架不住它还在天天涨,一路冲高,所以唱衰的声音很微弱。
/ A: w9 a. k: F. @/ M. I( U8 L7 r
, K6 O, s; p3 L* M7 {  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大萧条前的美国极其相像
2 |/ F0 C$ H- X6 N厦门越野联盟  大萧条之前的世界格局是这样的:英国是老大帝国,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地位,而美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和今天的中国相似。为什么说它是崛起的经济巨人呢,大家一定知道当时胡佛总统那句名言:要让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开上小汽车,这其实和最近几年一些中国人的心态非常相似——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人们习惯了高增长,眼前浮现的都是“未来更美好”的景象,飘飘然起来。
7 [! B. ~4 b! R& X# Q* ?厦门越野联盟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美国,至少有这样两个问题:1是故意压低美元的价值,以刺激出口,然后用贸易顺差来购买英国债务。当时胡佛说过,宁愿这些债务成为坏账也要保出口,因为这可以解决就业问题;2是贫富不均,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今天早已过时(从最近救不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争论中,可以看到现在工人都把资本“欺负”成那样了),但形容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的资本主义还是有道理的,而“万恶的资本主义”其中之一就是指这种贫富不均。
" G7 @1 l0 ?7 L; B6 ^www.xmjeep.com  靠压低美元来刺激出口,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一旦链条断裂,则产能过剩马上显现出来,国内的市场又因为财富集中,导致大多数人缺乏购买力,消化不了这些产品,所以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倒牛奶”就是这样来的。但事实上,“倒牛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现象,更主要的还是汽车和房子都卖不动了。 ) R9 X% ]2 z* o0 Z7 [
厦门越野联盟5 U; h: S& V/ L" Q, x6 l
  中国经历的是通货膨胀型繁荣 / I8 a" ]( @1 E- s( ^1 L4 l* K3 o' o( o
  不用多说,大家一定看出来了:今天中国的情况就是当年美国的翻版。只不过严重程度让美国相形见拙。 & X+ w2 X; X; T0 p% i, N2 j) e2 u
  从中国加入WTO到现在,中国每年印钞票的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为什么呢?因为出口。为了刺激出口,人民币一直不升值,比如本来1美元应该兑换6元人民币,我们却非要给它8元,这样每流入1美元,我们就要多印2张1元钞。美国人拿着100美元,本来只能买到600元的货,结果却能买800元的,相当于我们降价促销。便宜货好卖,出口也就很旺盛。
0 @: T4 t" }) l1 h  在旺盛的出口下,中国经济一派红火,大量企业兴办来制造“中国制造”,或者为“中国制造”生产原材料,这些企业也吸纳了中国最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 [$ h# l- e7 q7 x0 I; u" g  所以表面上,所有人受益,每个人的收入,哪怕是底层人也在增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不一样,有的人增长的多,使他们有余钱投入到股市、房市、古董、黄金中,造成了这些市场这几年来也一路走高。 & u! }7 @0 Y& O* H0 T
  但保住了出口,却引来了通胀——钱印多了。总共有100元的物品,你却发给大家120元,那物品肯定要涨价了。所以我们说如果今年的经济热词是“金融危机”,那么去年就是“涨”,只不过这个涨是从03年就开始的,多印出来的钱,通过一段时间,就在物品价格上反映出来了。多印出来的钱,最先买什么,什么就先涨。我们的情况是多出来的钱最先落到出口企业那里,他们要进行再生产——买原材料,所以原材料——水泥、钢筋等从03年开始疯长,这是其一。其二,因为原材料涨价了,所以生产这些原材料的企业——以垄断国企为主,就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职工收入就节节攀升,那些企业主就更不用说了,矿老板都成了大富豪,这些赚到了钱的人把钱投入股市房市,股价房价就开始涨。总之,多印出来的钱,如果用于再生产,那么再生产需要的材料就涨;如果落到人手里,那么这些人买什么什么就涨。 厦门越野联盟3 t2 o# o+ T2 T4 l& W* k
  直到有一天,连食品都涨价了。为什么呢?其一是多出来的钱落到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涨,所以其它资源也一窝蜂都去投资这些行业赚大钱了,而农业生产就被冷落了;其二是农业生产要承受材料涨价;其三是多出来的钱人人有份(连底层的人也能分到点残羹剩渣),大家都要买食品,食品当然也要涨。所以等去年食品涨得厉害,人们高呼通胀时,其实通胀已经层层传导,走完一轮了。
6 a0 q# P8 p/ I/ U: B' |' b- k  \  到这个时候,通货膨胀型繁荣也要走到尽头了,因为食品涨价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必须控制通胀,也就是货币紧缩,把多发出去的钱收回来。因为中国的通胀主要由汇率引起,所以人民币要升值。而从07年下半年开始,ZF也开始紧缩银根,又是提高利率,又是提高准本金率。
. m+ X. c: w1 f# g0 Q, h  这样一来,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银行惜贷影响投资生产,所以就会出现企业倒闭潮。而一旦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人们会发现“苗头不对”,经济的冬天要来了,那么信心开始动摇,股市就要下跌了。等到倒闭潮出现,信心就由动摇变为大受打击,人们开始不敢花钱,企业不敢投资。于是,倒闭——失业——不消费——不投资,衰退就这样开始了。 5 u( s" o$ i4 K9 M2 f
  这样的衰退是通货膨胀型繁荣的必然结局,躲不过去的,越想躲后果越严重,因为那是扬汤止沸、饮鸩止渴。
8 T" [  P. z) A' @8 k' L( L4 G6 Y' y' @" U厦门越野联盟- m/ b" W, @1 e! B7 S
  金融危机充其量是雪上加霜
& @) ^) Z9 x# F* t0 g6 ?www.xmjeep.com  写到这里,该把盖子揭开了。大家一定奇怪我说了半天只字未提金融危机,而市面上宣传这才是今天局面的源头。但如上分析,我认为真正原因是上半场——通货膨胀型繁荣结束,下半场——衰退来了。没有金融危机,下半场也会来的。 厦门越野联盟  I7 U: b& s: o0 m6 o1 d$ `
  那么金融危机影响有多大呢?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就是出口下降,据11月的数据,中国的出口第一次负增长,但我不能确定,这多大程度是由金融危机造成的,如果真是由金融危机造成的,那它也只是雪上加霜,而不能说是主要原因。因为: 厦门越野联盟  F# X2 f1 o4 N' f& s$ D9 V$ `# B

; D# b( X  K/ t$ j* w# {8 ^9 b  第二个不可持续 . E. L4 F6 u" l: q9 @+ @6 j
  除了通胀型繁荣不可持续,还有低成本不可持续。 厦门越野联盟: _% I( e+ Y3 m+ l. @
  为了刺激出口,一方面是低估人民币,以便降价促销;另一方面是压低生产成本。 ( ^1 ^# n* Z$ X2 u
  通常一个行业若是进入的企业太多,就会因为生产过剩、降价竞卖而导致利润微薄,那么就不会有人再进去了,里面的人也会因为赚不到钱而退出,但这时候,有地方官员给你拍胸脯保证:没关系,利润薄了不怕,咱可以降成本啊,成本下来了,卖得再便宜,也有的赚啊。想要建厂房,土地可以白给你,甚至我都给你建好厂房,你进来就行;污染环境不怕,这是必要的代价,这方面不会给你增加成本;工人要敢不听话你找我我替你收拾。
  j7 O! z" e5 j! S1 c# N- |  当然,官员可能不会这么说,但实际就是这么做的,地方ZF为了追求GDP,不顾一切招商引资,其实手段就是压低生产成本吸引企业进入。这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出口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生产能力就越来越强,生产的产品就越来越多,我们都说中国生产几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驾飞机,这其实也没问题,真正要命的是数据显示,换回一架飞机需要生产的衬衣越来越多,比如以前要2亿件,现在需要4亿件,因为你产品太多了,多了就便宜,就不值钱。而这样的生产能力提高不是由于技术改进或效率提高,主要就是靠低成本。 www.xmjeep.com: m- @( Z! \; [1 P
  但是,正如低估人民币,刺激了出口却引入了通胀,低成本也埋下了祸患(如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人力消耗),除此之外,低成本总有个底线吧,不可能无限降低吧,降无可降之时,就是停滞之日。
8 ^! x! d: \4 w2 h6 {% v5 h
5 x# S2 n' {! ^2 B0 |  美国如何走出萧条
0 i$ x0 a" d  w% o, D$ |) F7 B; u  回到开头,美国怎样走出大萧条的呢?人们都记住了罗斯福采用了凯恩斯的办法:ZF投资。但其实更重要的是,罗斯福改变了劳资关系、建立了社会保障。一般来说,经济衰退时,企业困难,应该裁员减薪减福利,但罗斯福却反其道行之。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美国当时一方面生产过剩,一方面民众购买力不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内需不足。那么让民众有钱,不正是化解之道吗?罗斯福正是通过改革,使美国建立了一个有消费能力的庞大的中产阶级,使经济走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 f  C, T( m& P" R厦门越野联盟www.xmjeep.com3 [6 G5 R. N  i
  结构不改则“两三年”痴人说梦
' H( l3 A. L1 C) _% ~" Hwww.xmjeep.com  反观我们现在的措施,与罗斯福的办法有何异同呢?首先是要救企业,不能让企业倒,所以最低工资都不调了,给企业减轻负担。但我前面说了,通货膨胀型繁荣必须以倒闭潮结束,因为企业不是负担重,而是没有订单,倒闭正是在调整以前错误的产能过剩,所以该倒的就得倒,真正需要做的是给失业工人提供生活保障。
; |" s: @& C6 H, ?$ |  其次,意识到了民众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十项扩大内需措施是以社会保障为主,以投资为辅。这点与罗斯福是一样的。可惜的是,实际情况可能完全反过来——社会保障浅尝辄止,“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大行其道。
7 g8 A5 d# D$ Y. t" ~6 d  事实上,真正的局面是:减税如挤牙膏般(1200亿);ZF投资一点就着火(各地给出了18万亿,据说现在到了30万亿);社会保障雷声大雨点小(很可能都没有雨点)。也就是说,众人皆说好的措施推出很艰难(减税、社会保障),众人皆言要警惕的措施(ZF投资)轰轰烈烈。照这样的局面,罗斯福那样的改革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 v7 g" M+ Q; [4 D5 k6 \, K$ @2 Q# {+ l# ~www.xmjeep.com  可以说,现在ZF不敢让经济放缓,害怕出现失业潮,所以饮鸩止渴的事还要做,这会继续吹大一些早破裂早好的泡泡(比如ZF投资);但又意识到有些矛盾必须解决,但喊出来又实行不下去(比如社会保障,其实做好了社会保障,失业也不可怕)。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的ZF不能像罗斯福那样做?大家想想。
" @5 f" _+ }" ~4 [  因此,我觉得两个不可持续走到头后,两三年内想缓过来是痴人说梦。

TOP

ccav说,我们的危机,是因为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厦门越野联盟5 S  h; i3 Y7 `9 x8 @9 z  ?; f
但是没关系,我们正准备出手拯救全世界,无敌奥特曼,来咯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