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轮胎的使用
一、轮胎的换位<!-- title -->
时机
一般每行驶 5,000km ~ 10.000km换位
优点
换位的优点
- 可防止轮胎不规则磨损,延长轮胎寿命.
- 可以发现不正确的定位引起的异常磨损现象.
- 轮胎被刺穿时容易修理
一般汽车发动机在前部,驾驶座也在前部,所以前部受力比后部大, 从功能上车辆停止时或出发时(前轮驱动型)前轮先和地面发生摩擦,所以前轮比后轮磨损快。为了前后轮的均匀磨损,韩泰轮胎建议:行驶10,000Km 后交换前后轮的位置.
此主题相关图片

轮胎更换
1.轮胎更换时期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为了帮助使用者知道什么时候以新轮胎替换旧轮胎,在轮胎上标有一些磨损标记。这些条型标记位于胎面沟槽内,胎侧用▲表明。
通常在一只轮胎上有6个▲的标记。 如果上述这些部位的胎面与沟槽内的条形标记(1.6mm高)磨平,就应该更换轮胎。
2.轮胎的磨损
若使用超过磨损界限的轮胎时的情况
在紧急刹车中,由于车辆的轮胎光滑,所以使刹车距离更长。
使用超过磨损界限的轮胎,不能享受售后服务。
下雨天,道路与轮胎之间的排水不好,轮胎有浮在水面的现象
道路上的小的渣滓,也可破坏胎面切面,可能发生事故。
轮胎的发热
轮胎走行中,接地变形和复原反复进行。轮胎中的橡胶和帘线等粘弹性材料会受到反复变形运动而发热。
这些材料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放热少,会将热量积蓄在轮胎内,但在适当条件下的发热不会导致轮胎损伤。
在气压不足,超载,超过轮胎能力高速走行等情况下,轮胎内部温度升高, 当超过临界温度时,构成轮胎的橡胶,帘线等材料的强度或相互之间的粘接力和轮胎的耐久力会下降, 可能会发生突发性的脱层破裂。
轮胎的气压
气压不足会招来轮胎损伤
1)气压不足引起的轮胎损伤
气压不足时轮胎各部的运动变大,轮胎发生异常发热,橡胶和帘线弱化,发生如下的损伤
① 剥离(Separation) 或 帘线切伤(C.B.U)
② 和轮辋接触的趾口部位外伤
③ 异常磨损(轮胎两边磨损快)
2) 气压过高引起的轮胎损伤
气压过高时轮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缓冲能力下降,发生如下的损伤
① 容易受撞击爆破和切伤.
② 异常磨损(轮胎中央部磨损快)
3) 维持正确的气压
① 注入汽车公司指定的气压.
② 高速走行时气压多打0.2~0.3kgf/?. 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中的驻波(Standing Wave)现象.
③ 务必在轮胎冷却状态下调整气压.
④ 为了防止气门嘴漏气,请检查气门嘴, 并拧紧气门帽.
⑤ 不能忽视对轮缘部位异常变形的检查
四轮定位
想要轮胎使用到完全磨损为止,正确保养车辆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随着高速公路和车辆速度的提高,前轮定位(FRONT WHEEL ALIGNMENT)的重要性明显增大。汽车前轮通过转向节的动作来进行方向调整。
前轮和构成悬挂系统的外倾角,中心销倾斜角,前束,后倾角等有着相互紧密的关系。这些都是在充分考虑到汽车的操纵性,稳定性后,确定下来的。如果四轮定位不正确,会带来汽车走行性能的下降,同时引起轮胎异常磨损,早期磨损,轮胎跑偏。
随着汽车的高速化,车轮平衡也很重要。如果不做平衡调整,可能会发生车辆上下震动或左右摇摆(ROLLING),引起轮胎异常磨损。
轮胎的升级
加大轮胎尺寸的轮胎升级(inch up)
为了提高走行性能,以低扁平比轮胎和大直径轮辋替换原配的OE规格.
想安装比原配胎扁平比低的轮胎时依次地把轮辋直径加大1英寸,2英寸来维持原轮胎的外径
前提条件
这样的加大尺寸的轮胎升级时必须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① 依次加大1英寸,2英寸时外径变化应小于10mm.
② 轮胎负荷指数应大于等于原轮胎.
③ 外径和负荷指数满足互换条件时还应确认断面宽度增加时是否发生轮胎与车辆的干涉。
轮胎断面宽与轮辋宽度的变化
把70系列轮胎换成60系列或50系列时,轮胎断面宽度增大,所以应相应的也增大轮辋宽度。 轮胎断面宽应与轮辋宽度相对应,如果轮辋宽度不变更时,轮胎的胎侧部位会受到正常以上的压力,所以交换轮胎时应慎重考虑。
术语解释
- 动负荷半径 : 在一定负荷与速度下转动轮胎时从轮胎中心轴到地面的距离.
- 负荷指数 : 把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以一定的数据表示的,在轮胎的胎侧部位有标记.
- 与车辆的干涉 : 随着轮胎断面宽和轮辋宽度的增加,轮胎与车辆的间距变小而相互接触的现象.
在不改变轮胎规格的前提下,可以更换高一档次的轮胎,来改善驾乘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