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8月30日(星期一)
一大早,组委会又象被赶**似的从被窝里把记者们拎起来,上午还有去酒钢的采访,酒泉钢铁集团是西部最大的钢厂,目前投资了100多个亿,正在实施200万吨碳钢薄板、50万吨不锈钢及2个300兆瓦的发电机组三大重点工程建设,这是记者团要去采访的项目之一,而下午还要赶300多公里路去敦煌。由于出来后一直没认认真真地为采访展车拍照,我就和组委也是香港商报的裴明记者商量,决定兵分两路,一辆采访展车拉着记者团去酒泉,我带着另一辆展车顺着敦煌方向去戈壁给展车拍照。
刚出嘉峪关不久,便看到通往长城第一墩的道路,到第一墩并不远,离主干道只有5公里。长城第一墩于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矗立于讨赖河边的悬崖之上,号称天下第一险墩,其碑文由西路军将领魏传统所题。长城第一墩东临嘉峪关市,西边是浩翰无际的大漠戈壁,北边与雄伟壮观的嘉峪关相连,南面则是逶迤起伏的祁连雪山。站在铁索桥上,脚下是发源于祁连山麓的讨赖河泛着鳞鳞的波光,西部苍凉雄壮的风光尽收眼底。
(悬索桥)
(大峡谷)
(可爱的骆驼)
嘉峪关距敦煌有400公里路。我和司机小钟沿着去敦煌的道路一路走着一路拍,结果只顾找景,竟没注意去敦煌的道路已开始全面修复,由于修路,路上有告示告之去敦煌的车辆需绕道柳园方向再折往敦煌,那样走只多绕行四十余公里。可我们两人都没注意到告示,竟在安西就真奔敦煌。进入修路段后,两个人都想着修路应该是一段一段的,过了这一段前方应该是好路,哪里想到修复敦煌之路竟是全线展开。我们就在那种想法的驱驶下,开始了一段恐怖的旅程。
进入修路区后车子开始找不到线路,我多次下车寻问修路工人,路工均指向前进的方向,不知是不是西北人欠灵活还是性格问题,总是叫我们一直向前,走了二十多公里,人越来越稀少,偶尔来了一辆拖拉机,急忙下来问路,问拖拉机手去敦煌的路到底有几条,拖拉机手告诉我们就这一条,又问他这离敦煌还有多远,对方回答还有30多公里,其实那时离敦煌还有100多公里路呢,真是闭塞的地方、闭塞的人啊。
以为只有30多公里,我们开始继续前行,此时的采访展车已经变成了越野车,修路段为了避免还有来往车影响工程进度,因此把原来的老路全部用碎石机打烂了,与碎石滩没什么两样,采访车是八米多长的新型高级客车,根本不适合在这样的路况下运行。车子在颠跛不堪的状况下艰难前行,从下午开始,天空从蔚蓝逐渐变黄,已经看不到人烟,就仿佛走进了无人期,遥远的前方是长长的山坡,永远也没有尽头,那种感觉就像要把车开向荒凉的月球。到夕阳西射的时候,我们只能跟着太阳在茫茫的戈壁中爬行,希望太阳不要在地平线中消失。此时天是黄的,光是黄的,灰尘是黄的,落日的光影斜射到车里,车厢里也到处都弥漫着黄黄的气氛,感觉真是走向了通往西天的漫漫长路。此时唯一能让人兴奋的是看到天边升起一缕黄烟,那是远在几千米外的和我们一样误入岐途的车辆,等半个多小时后两车交汇时,看到的是对方满是尘土的车子和车主那一双我们一样瞪着对方的迷惘的双眼。真是没有想到,西天的路怎会是那样地难,茫茫的戈壁和前方永无休止的地平线啊,何时才能从我的眼中消失。
车子一进入戈壁滩里,我就急忙和甘肃省新闻办的李主任联系,叫他们千万要绕行,因为那辆车体更长,避震系统又是空气弹簧的,在这样的路状下用不了半个小时就会被搞坏的,还好他们看清了路标,从柳园绕道去了敦煌,他们虽然是吃了午饭后才从酒泉出发,但几乎是和我们在晚上八点钟同时到达敦煌,120多公里的破路竟然花去了我们5个多小时的时间,幸运的是车子的状况还不错,真担心万一在那无人区里坏了,手机又没信号,那真是叫天天不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