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分享] 恶补闽南语

引用:
原帖由 天高云淡 于 2009-8-20 01:16 发表
  N, f8 M+ h# O( ]闽南话让人晕啊,到现在还不会拱,虾米以西丢不懂,女人叫杂毛,男人叫打包,老婆叫千秋,吃饭叫驾崩,有叫无,无叫摸,听了一首歌《针线情》,好几年一直以为唱姜和蒜呢。
: a/ E6 f& Y. {. K' ]7 HPS厦门越野联盟( E2 Y& X3 m! U
  前几天接了个朋友的电话 ...
& d1 |2 ?5 E, d8 N# H* Q& x) K( X厦门越野联盟www.xmjeep.com& n! v9 h+ X9 f% H- \

) }3 V% X% M" ~& M" }' {' T' w em10 em10 ,太搞笑了、、、姜蒜都出来了。。。

TOP

很有趣,,但是对不是闽南方言地区的人来说简直是比火星文还火星文。。。哈哈

TOP

现在的小学有开闽南语的课程,但是没有用,还是很多小孩不会闽南语,关键还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上完课就上完了,生活中少用,这和学英语一个道理,老大说得对,老祖宗的东西别丢了,俺家以后小孩在家也要说闽南语,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腔调,我是泉州的,我先生是漳州的,以后小孩生活在厦门,说的闽南话真不知道是什么腔呢。。。。会不会厦漳泉的腔“龙总五”。。。www.xmjeep.com. ?  a' _2 y9 W& R  }% [0 f% X

7 C5 W* `0 s; l, |8 Y[ 本帖最后由 野筝 于 2009-8-20 19:59 编辑 ]

TOP

闽南话的起源 1 X. d( E# W' h1 F

- j: q5 t- n6 w) M5 x; |+ m0 bwww.xmjeep.com    闽南话是什么语言呢?有人说是“福佬话”也有人说是“貉獠话”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TW。2 _6 }7 G7 y: |8 ~# T# T. V
闽南、TW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话”,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两汉时代的古汉音,也就是中原标准音,如今让我们受用不尽的闽南话经典不是别的,下是《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以及唐诗等民族智能的结晶,其中的《论语》,蕴含着极丰富的人生哲理。
5 Q9 U9 K. o8 T0 j  q" ~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用来翻译佛经的语言,正是唐初年“切韵”系统的中原汉语,而闽南话所用的“河洛话文音”正是唐朝中原汉语的“母语”。后来佛经由日本留学生用片假名记音传到日本而没用至今,今天日本人诵读佛经,呤唱诗词时,与闽南人用闽南话汉音诵读佛经,呤唱诗词在发音上几乎是一样的,这足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佛经中音译或意译使用普通话无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闽南话却好理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师常常感叹,闽南话汉音之失传对诵读佛经的人是极大的损失。厦门越野联盟1 b  S7 A3 W. F, T' f9 ]  X
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成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它还被录制在美国1997年发射的“放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了。
. t$ S) _! m6 J$ N  把闽南话作为汉语的参照系。
% d* e9 ^: E  N0 X3 B0 E& E  语言研究专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李如龙教授介绍,闽南话里包含着许多古汉语的成分,不管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这方面,有关专家作了比较充分的比较。学习古汉语,掌握福建方言尤其是闽南话的口音,比懂得其他地区的方言更有优势。比如“鼎”,古汉语中通常是指铁锅,闽南话的发音与古汉语的发音、词义是一致的。但其他地方的人理解起来就没有闽南人这么方便。
6 n, N! f, P. j/ l4 d/ M  李教授说,从古汉语演变、进化而来的现代工业汉语,与闽南话也有深刻的关系,如果能抓住闽南话的特点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加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掌握。早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从正音入手,然后从普通话联系方言的角度理解字义、词义。现在这种方法被淡忘甚至抛弃了。很多人以为方言会干扰汉语的学习,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比如你不懂或不讲闽南话,但你的普通话也未必就很标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老师善于进行方言与汉语之间的对比教学,拒绝了方言辅助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李教授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汉语为表达主体的,但同时也包含着以不同方言表示的地域优秀文化特征。他认为,掌握闽南话不仅可以为汉语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了解和理解闽南文化。
" ]% T3 d- e2 |& v' s+ W                                                   _____转自“厦门语言文字网”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