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俄媒体再搭擂台,中韩四微车大PK

[转帖]俄媒体再搭擂台,中韩四微车大PK

编者按:自从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以来,受到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普遍关注。俄罗斯颇有影响力的《Autoreview》杂志从市场上买来两部中国产的微车:奇瑞QQ和比亚迪福莱尔(Flyer),和一部乌兹别克斯坦组装的大宇Matiz、一部韩国产的雪弗兰Spark一起,进行了这次全面的对比评测。类似的评测在国内媒体很少见到,靠数据说话的评测风格也是国内媒体所缺乏的。虽然这样的评测不一定是最公平性的,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视角,这样的评测对于我们认识中韩汽车工业之间的差距无疑是相当有价值的。中国汽车和韩国汽车相比究竟差在哪里?相信看完这篇详细的评测之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饰品、电子产品和服装的仿制品。那对汽车的仿制品呢?现代汽车能整个仿造下来吗?能!比如说中国的奇瑞汽车公司就是以仿造出名的。它在俄罗斯市场投放的第一辆车奇瑞QQ几乎是大宇Matiz的精确拷贝。不久前我们就买了一辆奇瑞QQ。在俄罗斯还能买到铃木Alto部分翻版车——比亚迪Flyer。仿造的中国车能开吗?要不再加点钱买辆乌兹别克斯坦组装的大宇Matiz或者干脆买一台韩国原装的雪弗兰Spark?这四台车就是今天的主角。



此主题相关图片


编者按:自从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以来,受到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普遍关注。俄罗斯颇有影响力的《Autoreview》杂志从市场上买来两部中国产的微车:奇瑞QQ和比亚迪福莱尔(Flyer),和一部乌兹别克斯坦组装的大宇Matiz、一部韩国产的雪弗兰Spark一起,进行了这次全面的对比评测。类似的评测在国内媒体很少见到,靠数据说话的评测风格也是国内媒体所缺乏的。虽然这样的评测不一定是最公平性的,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视角,这样的评测对于我们认识中韩汽车工业之间的差距无疑是相当有价值的。中国汽车和韩国汽车相比究竟差在哪里?相信看完这篇详细的评测之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饰品、电子产品和服装的仿制品。那对汽车的仿制品呢?现代汽车能整个仿造下来吗?能!比如说中国的奇瑞汽车公司就是以仿造出名的。它在俄罗斯市场投放的第一辆车奇瑞QQ几乎是大宇Matiz的精确拷贝。不久前我们就买了一辆奇瑞QQ。在俄罗斯还能买到铃木Alto部分翻版车——比亚迪Flyer。仿造的中国车能开吗?要不再加点钱买辆乌兹别克斯坦组装的大宇Matiz或者干脆买一台韩国原装的雪弗兰Spark?这四台车就是今天的主角。


这是否预示中国汽车将来的对手就是韩国车?

比亚迪Flyer:“算不上一部真正的汽车”

你掀开自己手机的后盖看看,几乎所有的锂电池都产自中国。也不排除你在电池上看到比亚迪公司的标记,它是世界上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商。比亚迪公司从2003年才开始做汽车生意,并推出了他们的第一辆车——Flyer(福莱尔)。经销商说Flyer的一些零件跟铃木Alto(奥拓)的类似。Flyer的3缸40马力发动机的老祖宗就是Alto的。

在那“瘦弱”的轮胎上,笨拙的车身棱角分明,显得不是很灵活。外后视镜用转向指示灯来进行修饰,大灯几乎跟奔驰的一模一样,还有就是镀铬的车门把手。车头的标志是带有“BYD”三个字母的蓝白色椭圆图案,你要是稍微眯一下眼睛,就跟“BMW”没什么区别了。基本配置的Flyer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售价为5990美元,而对于配置较好的(只是没有安全气囊和ABS)要7450美元。这是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了。

但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Flyer的“奔驰式”大灯很不理想:光束暗淡且不连续。关门会轰隆一声,门缝也不均匀。虽然在发动机盖和发动机护板上有隔音材料,但还是不能阻断三缸发动机在怠速时发出的令人讨厌的低频嗡嗡声。

而内部装饰呢?前面板好像是先用纸糊的,再用刷上色度不匀的油漆。你最好不要去触摸,否则会在你的手掌上留下滑滑的一层东西。另外汽车里散发出一股塑料的气味,面板不会是用电池废料做的吧?

还有一个“杰作”——车厢内的后视镜。它里面的指南针和车外温度计示数很刺眼,因此起初我们把镜子转了个方向,但之后发现这根本没用,于是干脆就用一块布把他整个缠上,反正这个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一路上后视镜都不停地震动以至于镜子上的图象都看不清晰。

空调的控制有点奇怪。加热需要把温度手把往左拧,制冷向右拧。后座的电动车窗按钮好像也很别扭,向上拽按钮,玻璃却向下降。但最有意思的还算是手套箱。它的外形好像是直接在前面板上锯出来的一样,它没有合页,盖子完全是靠塑料本身的弹性。把盖子拉下来,拿出手套(这么小的盒子也放不下其他东西了),再松开手,盖子“砰”的一声关上了。

司机座椅即使退到最后面,一个身高170cm的司机也坐得紧紧巴巴。而再高点的就要蜷缩起来才能坐下了。让人惊讶的是振动的变速杆的行程很长并且挡位很模糊。踏板是如此的狭小,以至于脚经常在底下“打架”,左脚也没处可放。

40马力的小发动机工作起来很吃力,配备的还只是四挡手动变速箱。二挡时Flyer能缓慢加速到60km/h,三挡时将近100km/h。而加速到100 km/h需要1分半钟!Flyer在测试道路上能直线加速到129km/h,而换一个方向就只能达到116km/h,主要是受风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Flyer是行车性能比较差。

转速表所显示的转速有延迟现象。当马达转到6000转/分时,换到下一挡,可转速表的指针却慢慢悠悠地往下降:过了1秒显示5000转/分,再过1秒4000转/分……。在刹车或者放松刹车的时候制动助力器有延迟:在放松刹车的时候,开始没反应,之后会突然放松。因为没有转向助力,所以在急转弯的时候要尽可能把住这个滑溜溜的方向盘,这对驾驶员的稳定要求很高。在Flyer变线时,尤其是在转弯时的变线:车身倾斜得很厉害,确实是很危险的车!发电机轰轰地响,轮胎嗷嗷的叫,随意的一个小土墩都会让悬挂轰隆隆地响,后车厢也会丁零当啷,就好像养了很多“蟋蟀”……。

要说Flyer有什么好,也就是宽敞的后座了。宽阔的后门使得上车很方便,放脚的空间也足够。听说中国人准备专门为俄罗斯市场把驾驶座的滑轨稍微改装到后面一点,这样可以使司机能坐得宽敞一点。Flyer的额定座位是5个。但是我们刚坐进去了正好5个人车好像就下沉了。因为他的载重量总共为300kg,而我们5个人却有380kg!也就是说Flyer的五人座是按照中国的标准计算的。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WORLD ASKED ORDINARY MEN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TOP

re:[img]../images/fil...


此主题相关图片

如果照片表现出材料的气味和表面做法,那Flyer的内饰就不会显得如此体面了。比如,方向盘的塑料材质不只是硬,而是很硬,轻轻敲击就会发出像玻璃那样的声音。也由于这个原因方向盘环也很滑。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天才的想法:手套箱,不会掉下来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

起初Flyer明亮的仪表盘感觉还不错,但在黑暗时“泛滥”的色彩让人反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

无固定外形的前座还可以容忍,但它的纵向调节范围不够,连中等身材的驾驶员无法伸展开。
此主题相关图片

嵌入外部反光镜外壳的转向灯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的外形部件之一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WORLD ASKED ORDINARY MEN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TOP

re:[img]../images/fil...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手套箱很小,而且闭合得不像Matiz和Spark里的那么精确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方向柱左边转向把手上有主灯控制,而雾灯由在手柄上的转动把手控制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WORLD ASKED ORDINARY MEN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TOP

re:[img]../images/fil...


此主题相关图片

QQ的座椅坐姿和舒适性都不错
此主题相关图片

QQ的后座虽然地方不大,但稍微要比Matiz舒适一些。没有头枕,为中间的乘客配置了安全腰带。
此主题相关图片

QQ的外部后视镜跟Matiz的一样,两个都是电动的(Matiz只是右镜是电动的)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WORLD ASKED ORDINARY MEN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