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足球!你为何总让球迷们失望
从1996年开始组建厦门足球俱乐部,球迷们伴随厦门职业足球已经11年了。在这11年的时间里,球迷的心时常跌宕起伏,快乐的时候少,揪心的时候多。最让球迷感到遗憾的是,11年后的今天,厦门足球依然在风雨飘摇中度日。每一个球迷不禁要问:职业足球11年,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www.xmjeep.com/ e( ~- w9 V7 d m
有的球迷将厦门足球俱乐部形容为“三无”俱乐部: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训练基地,没有梯队建设。其实,厦门足球俱乐部岂止是“三无”。回首厦门足球11年所走过的路,留给我们的除了遗憾还有教训。
" Y/ d' `+ g9 h& ^5 |厦门越野联盟 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优秀球员。从当年组建乙级队开始,厦门足球一直就依靠买球员过日子,当年参加甲B联赛的队伍中,几乎就没有厦门本土的球员。球队为了生存,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购买球员。由于俱乐部没有培养自己球员的梯队建设,球队只能依靠“引进”球员来支撑,这样的结果是:职业足球11年,厦门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优秀球员。缺少后备力量的支撑,单纯依靠引进外地球员唱主角的球队注定是一支没有生命力的球队。! C$ }: W7 R+ B1 e* ]2 P
没有锻造出自己高素质的教练员。职业联赛以来,厦门足球队的教练基本不姓“厦”,主教练都是外聘的,厦门自己的教练即使进入了教练组,也很难拥有发言权,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一旦有了用武之地,也很难指挥若定,夺取胜利。11年过去了,教练班子换了一拨又一拨,球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球队的成绩仍然是起伏不定。7 g' L9 `+ w0 J+ w1 k+ ^
没有受到赞助商的青睐。厦门足球俱乐部成立之初有53家股东,随着球队的成绩下滑,俱乐部资不抵债,俱乐部的赞助商只剩下厦门卷烟厂一家艰难地勉强维持。由于球队在足球联赛的形象不佳,难于成为城市的名片和企业的形象,许多企业都不愿意赞助足球。俱乐部一直难以找到其他的赞助商,市场开发举步维艰。
" i: D! Z& L: r) I5 T8 n/ b 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从当年的股份制,到后来厦门卷烟厂冠名,厦门足球一直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发展模式,每到联赛结束,俱乐部都为来年的资金发愁,俱乐部只能靠输血度日,支撑球队的生存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
; \5 a4 a1 L$ G$ | c厦门越野联盟 失望大于希望,遗憾多于快乐,这就是职业足球11年留给我们的教训。在中国足球整体环境没有实质改变的情况下,厦门足球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始终没有走出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子。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给球迷带来更多的伤心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