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照片《高塔救人》后的故事

照片《高塔救人》后的故事

每年,我都要采访大小几十次突发性新闻,最多时,半天就采访了3起、绕了市区2圈,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比消防员还紧张——因为消防还分中队,各负责一个片区;还能与战友们分工协作;我呢,却是一个人在一整个城市里“流窜”;必须单枪匹马完成一项项任务、经受一次次考验。饿肚子、吃冷饭的事常有,半夜被吵醒数次的时候也不少。每一张照片、每一次紧急出动,都令我难以忘怀。
这张《高塔救人》摄于2000年6月27日上午约11时。所抓取的,是当时最动人心魄的一幕——这名想从50多米高铁塔上跳下**的男子双脚已经悬空!抓住这一刻,我用了近2个小时!
记得那天骄阳似火,铁塔在太阳下发着剌眼的光芒;仰头多看一会儿,都会头晕目眩;云彩在高塔边飘浮,高塔似乎也“动”了起来,摇摇欲坠;伸手一摸,塔身烫得燎人;塔周没有任何遮蔽物,我和所有的营救人员一样,只能任由毒辣的太阳肆意地烤晒自己;汗水不断流进眼睛里、沾在睫毛上,火辣辣地刺痛,还朦朦胧胧地糊眼。可我连伸手抹一下都不敢——如果在我分神的片刻而失去拍摄的瞬间将是追悔莫及。
就这样,在长达近2个小时的营救时间里,我把人仰到最大的角度,把相机推到最长焦的位置,把自己定格成一手托相机、一手放在快门上的姿势——平时应用自如的相机,此刻直有千斤重;忍耐已到了极限,全靠一种意念支撑着。我忍不住暗暗臭骂这名男子:混小子!自己不想活了,还要这么折磨人呢。
终于,消防员迅猛地抱住了这名男子;而该男子在挣扎时,一度双脚悬空,险些从几十米高的塔顶落下!人们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儿,我长时间绷紧的、近乎麻木的神经,此刻也全部清醒、激灵起来了,抢拍到了最精彩的一瞬——放大后的照片中,塔尖上的“小黑点”,显示出了高塔救人的惊险效果。
大约10天后,我又来到该男子所在地,想了解该男子经历了一次死亡后,还能开始新的生活吗? 遗憾的是,人们告诉我:那男子还是没有想通,3天前,他已喝农药**身亡了。

老骥伏枥

TOP

回复:照片《高塔救人》后的故事

三年前,我一位同事用的相机是佳能D2000,当时的价钱就10万多RMB,其实也不过200万像数,而我用的佳能D30,才他三分之一的价钱,就达到当时较高的300万像数。短短的三年时间中,我们一同按下了超过20万次以上的快门,最终将手中相机谋杀。目前,我们刚换成佳能公司今年初才推出的800万像数的新机身,马上又听说佳能新一代1600万像数的机身问世。现在市面上家用数码相机的像数都比三年前我用的相机高。凭良心说,数码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到我这个年龄,跑步都很难跟上日新月异发展的数码产品。老熊不让我下岗,新的数码理论更是我的弱项,而且上年纪的人都爱唠叨过去的事,我也不例外。推出照片后的故事,就说明这点。
老骥伏枥

TOP

Re:

呵呵,候鸟(DD?GG?)你不会也上年纪了吧,下次见面时验名正身,岁数小的人,差一岁一杯酒好吗?
老骥伏枥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