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冬天睡觉,注意被窝小气候
转自《都市快报》-2004-11-26
冬天睡觉,许多人喜欢紧闭门窗,蒙头入睡,殊不知这样睡,可是大大不利身体健康的。冬天睡觉,还是有不少讲究的。
32-34℃左右被窝最宜入睡
睡眠质量好坏跟天气很有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气温。专家们认为,室温在20-23℃最适宜睡眠,古人说“春眠不觉晓”,那就是因为春天早晨气温宜人。不过,被窝温度适宜更直接有利于睡觉。研究表明,最适宜入睡的被窝温度为32-34℃左右。人体的恒温一般在36-37℃,所以冬天睡前,最好用热水袋或是电热毯把被窝弄弄热,否则皮肤受到寒冷的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反而一时半刻会睡不着。
另外,被窝里的湿度也是影响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但人在睡眠中因汗液蒸发,被窝湿度常常高于60%,为了获得湿度最佳状态,晴天要多开窗通风,特别是阴雨和降雪天气以后。若长时间阴雨或降雪,可以用空调除湿,或是室内增温达到降湿的目的。被子、床单要勤洗晒,从而保持棉絮和被面的干燥。被子也不要太重,太重了,既压迫胸部,导致肺活量减少,易做噩梦,又易使被窝温度超过35℃,汗液增多,醒后反而感到疲劳,还容易受凉。
冬天睡觉的几个不宜
第一个不宜,就是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因为家里的油漆气味、电器发射的辐射、尘埃及人体排出的废气以及被褥内的纤尘,如果被吸入肺中,都不利于人体健康。白天要多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晚上则应开小气窗通风。
第二个不宜,是惊醒不要急起床。这点要特别提醒老年人,睡觉时如果突然被巨响惊醒或噩梦吓醒,血压会突然升高,中老年人尤其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匆忙起床,会诱发眩晕、昏倒或中风。故惊醒时不要匆忙起床,应睁开眼5分钟后再缓缓坐起,下床。
最后要提醒孕妇和青少年。据研究,夜晚,孕妇的催产激素分泌增多,足月孕妇多在凌晨4时左右分娩,如果预产期在冬天的,就要有所准备,注意保暖,以免临时慌乱。青少年促进长高的生长激素的分泌深夜比白天活动时多5-7倍,所以孩子晚上睡觉要保暖,注意踢被冻醒。
(何岚 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