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山门,这山门横匾上“云洞古刹”是张人希先生题写。古刹建于宋朝,重修于清光绪乙未年,古刹殿前有“桃花崖”、以及石刻“入我门来”,殿前木刻“云居岩”等。大殿供奉三宝佛,即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左侧的东方药师佛、右侧的阿弥陀佛。相传古殿中有暗道可通云归洞和梅花石室。
; V% b' x/ ?8 `, M1 F. y" dwww.xmjeep.com 往左上山,便见鹤鸣楼,中国著名高僧弘一法师曾在此讲经弘法,同时宣传爱国抗日的道理,现为文人墨客笔会或贵宾参观座谈场所,藏有名人书画等文物。不远处有新镌刻的老子《道德经》千幅篆印,气势万千。接下来看到的便是飞来石,它犹如鹤蛋安放于岩崖上,犹如天外飞来,故名。杨成武将军游览后,在石上亲笔题字。
4 E1 G. v2 U- l$ U9 ^( M8 |/ Z% P+ n厦门越野联盟 我们一直沿山路而上,便是“诵芬亭”、“得朋石”。“得朋石”系两巨石相依互拥,如两位至友促膝谈心。因丰熙久慕蔡烈的风范,特地到云洞岩造访,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丰熙在此流连忘返,逗留了半年多,留下了不少墨迹。丰熙题“得朋”两字,以纪念他和蔡烈的友谊。丰熙终于老死于戍所,蔡烈的墓地也就在“鹤室”附近。# {$ f/ e# ^/ f2 K5 G* a
我们继续登山,往左便到北宋仙亭,折回可达仙樵洞、霞陆云丘、福寿、朱子祠。接下来我们去“霞窝”。关于“霞窝”的名称,有个传说:相传远古时王母娘娘曾在此设蟠桃宴会酬谢众仙,酒酣之际命月霞、春霞、秋霞、冬霞诸仙女起舞助兴,此处故名“霞窝”,又名“仙岛”。这两字“霞窝”就是明朝嘉靖翰林大学士丰熙根据民间传说而题写的。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慕名登岩览胜,他被山上名胜折服,便在“霞窝”峭壁的巨石上,挥笔写下“溪山第一”四个大字。
' M9 C" V: m2 Xwww.xmjeep.comwww.xmjeep.com t6 ?$ A3 _, e, `8 U6 z4 ^
[ 本帖最后由 翠儿 于 2011-5-9 02:4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