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从山底到山顶,依次有报国寺、接引殿、金顶(华藏寺)、洪椿坪、舍身崖、金钢嘴等景点,宋代诗人范成大曾称赞峨嵋山“秀甲天下”。
我们吃完午饭才到峨眉山下,估计时间是下午1:30左右。因当晚要赶回去,时间紧迫,我们决定略过山脚下峨眉山最大的寺庙——报国寺,直接上山。一路山道弯弯,林深树密,分外寂静。空气潮湿清凉,略带甘甜。鸟鸣清脆有力,显然比平时杂居城中的鸟健康强壮得多。在品种上,恐怕也有别于两广、闽浙赣一带的鸟类,可惜我无法停下脚步,仔细寻找它的芳踪。
从山下到售票处所在的雷洞坪,行车约需2小时。一般的游客都是乘指定的旅游中巴上山。泥巴把车开得飞快,可见他心内焦急——也许,他已经后悔把车开出来了?好在峨眉山的路虽然坡度渐陡、弯度渐大,海拔也逐渐从400多米,上升到约2500米,但路上车辆并不多,路旁林深树密,似在悬崖边立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安全无忧,心里便生出些许飙车的快感。
空气沁人肺腑。我们叫泥巴关闭空调,打开车窗,好多吸两口饱含负离子的森林氧气。可是不久,我们便受不了寒意,要泥巴开空调“取暖”了。原来,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也逐渐下降: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的海拔高达3099米,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的山与它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当我写这篇稿时,我上网查了一下,报国寺与万佛顶的温度,温差达19度!
我眼睁睁地看着温度计一度度地降下来,团紧了身子,裹紧了短袖T恤,也无济于事。起雾了,雾中似乎还夹着细密的雨丝,峨眉山真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啊!
到雷洞坪停了车,买票,每人120元,两天内有效。也许是为了便于第二天验明正身罢,每位游客都需拍照印到门票上方能入内。照相时,我还没坐稳呐,就听里边说“好了”,拿到门票一看,靠!票面上的我就像个通缉犯!再看看其他人的,也一样,连车队一号美女虞美人,都被拍得惨不忍睹!门票本来是有纪念价值的,可现在,看着那上面自己人模狗样的熊相,还真不知道该拿这票怎么办。
山上雾气正浓,能见度估计在20米左右。
[本贴已被 野草花 于 2004-9-15 10:56:20 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