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圆通在招呼大家,到高耸于岩顶的华臧寺去看看。华臧寺始建于唐,屋顶为锡瓦所盖,因此元代时也被称为“银顶”。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十年前重建的华藏寺,寺墙与寺前广场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砌的。川黔一带的山体皆呈红色,据说很好开采,用刀一块一块切下来即可,垒起来就像烧好的砖一样,我们途中,就曾看到不少这样的采石场和大石块。只是峨眉山上的石头可能含有硅,亮晶晶的,阳光一照,很是炫目。虞美人直叫剌眼,我则深感自己配戴墨镜的英明。
华臧寺外,香客、游客、喇嘛三三两两,或行或坐,或在荫蔽处纳凉;寺庙内,烛火摇曳,烛光昏昏,一位老僧正侍候香火,我走过时,他转头看了看我,我也顿步看了看他,似乎都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我们行色匆匆,无暇拈香祝祷,只能合掌跪拜,行个拜见礼了。
回身寺外,四处张望间,便听欢呼声起:“看啊!佛光!”忙大踏步走到舍身崖边,就见前下方的重岩叠嶂间,一个桌面大小的五彩光环浮于云际,自己的身影也置于光环之中,影随人移,人动影动,绝不分离。真神奇啊!传说看到佛光的人一年的运气都很好;传说无论多少人,每个人看见的始终是自己的身影;传说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才最有可能看到佛光。我到峨眉仅半天时间,峨眉山便如此丰厚地回报了我!谢谢你啊,峨眉!谢谢你啊,佛光!
下山之时,暮霭沉沉。泥巴仍是把车开得飞快,连他自己都说,这样的弯道这样的车速,换个人开他会不敢坐。宝马到此,也不过开80码。
峨眉山总觉得没写好,现在这样可能差不多了吧?网络上关于峨眉山的介绍比较含混,有的把金顶与万佛顶一起介绍,加上旅游时步履匆匆,未作记录,弄得我好久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么,旅游线路及地点也因此眉毛胡子一把抓……
[本贴已被 野草花 于 2004-9-15 11:07:38 修改过]